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政策的放開, P2P 網絡借貸應運而生。在我國,P2P通過互聯網把借款人和出借人直接對接,不需要銀行參與,雙方通過P2P平臺完成借貸交易;這一模式由于具有公開透明、方便簡單等優勢,同時又能夠填補傳統金融機構和民間信貸不足而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
本文重點研究和探討了在互聯網環境下P2P小額網絡貸款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提出促進網貸發展的對策,從而使得P2P網絡借貸行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由于現今征信體系不健全、法律、政策不完善、缺乏有關部門的監管以及平臺發展不足,從而導致投資難以得到好的回報,因此研究和了解P2P小額網絡貸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網絡貸款;對策;意義;P2P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金融是相當時髦、相當流行的一個詞,而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當中,P2P網貸可以說是異軍突起、炙手可熱。
P2P(Peer to Peer )網絡借貸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通過網貸平臺直接進行資金的交易,國內通常稱其為“人人貸”。
P2P借貸平臺主要負責考察和審核借貸雙方身份信息的真實性、信息的發布和促進交易順利完成等方面,但不參與到雙方的交易中。
一、P2P網貸存在的問題
據網貸之家統計,截止2014年11月,國內已有204家網貸平臺出現老板跑路、提現困難等不同的問題。僅在一月份,就有十幾家網貸平臺宣布倒閉,涉及資金將近十億元人民幣,使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失。在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了不少問題。
1、個人征信體系不完善
中國是在信用卡出現之后才開始建立個人信用貸款市場,在此之前客戶的信息數據一直處于空白狀態;而在國外,美國的信用數據體系早于中國兩百年,成熟的個人征信體系對小企業以及個人進行信用記錄,風險評價,來降低平臺的運營風險和壞賬率,維持網站的健康運營;并且,由于數據的分布以及完整性等原因,我國的征信系統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一些詐騙網站騙取客戶的財產。
2、缺乏監管導致金融欺詐現象不斷出現
盡管有消息稱,銀監會即將監管P2P網貸公司,但是官方一直沒有證實這一傳聞。原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趙宇梓和人人貸創始人楊一夫都曾表示,P2P網貸應盡快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管。
2014年4月15日,“旺旺貸”突然關閉,幾千萬元資金沒了蹤影,千名投資者被騙,在這些類似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了行業無監管等重要問題。
一些地區的工商部門由于業務量大,只要注冊企業提供的產權證明形式要件合理合法,工商一般都會受理,不會去現場核查。旺旺貸在深圳市龍崗區注冊成立,事件發生后,相關人員對其地址進行詳細的核查,發現是假的。
除此之外,有些網貸平臺屬于自融平臺,股東來自于實體企業主,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公司融資,而不是真正的中介平臺,因此用戶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這個平臺上,一旦平臺關閉、老板捐款跑路,用戶將遭受巨大損失。
3、法律法規缺失
P2P借貸網站是近幾年來一種新興的民間借貸模式,關于P2P的法律法規幾乎是空白,對P2P行業標準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規定。網貸平臺運營過程中遵照的法律依據大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和《合同法》的條例──“民間借貸的利息可高于銀行利率,但要適當,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否則法律不予保護超出的利息”。
由于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P2P平臺卷款跑路、倒閉、非法集資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例如2014年1月20日發生的“中國第一網貸詐騙”案,該網站虛擬借款人,以高利率為誘餌誘騙眾多受害人出借資金,而這些資金被非法侵占,最后直接進入了控制人的個人賬戶中;曾經轟動一時的貝爾創投公司因涉嫌詐騙被紅嶺創投舉報,這些利用P2P法律漏洞進行詐騙、卷款跑路等現象嚴重影響了P2P行業的聲譽,不利于已具規模的平臺的發展。
4、網絡安全存在風險
第一,在P2P行業發展初期,網貸公司出于保護借款人和投資者的隱私,同時吸引更多的客戶參與等原因,雙方匿名簽訂交易合同。不過隨著P2P的發展,為了進一步增強借款交易信息的透明度,體現公平公正原則,網絡借貸需要大量實名認證,要求借款人填寫真實姓名、銀行卡流水記錄等,借款人大量的個人資料都留存在網站。例如,合力貸實行實名認證;人人貸的借款協議范本中要求借款人填寫本人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這些做法可以杜絕個人和機構的虛假交易,并且如果出現糾紛時,出借人發起訴訟會比較容易;不過,一旦網站上客戶的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會給借貸雙方帶來嚴重損失。
第二,一些網貸平臺存在安全隱患,只是通過在網上買簡單的代碼或做簡單的技術包裝后直接運營,代碼漏洞多,讓黑客有機可趁,遭遇損失。例如,2013年4月倒閉的眾網貸等平臺就是因為代碼漏洞遭遇黑客,致使投資人的幾百萬資金沒了。
5、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涉及三種情況;第一,搞資金池,有些P2P網貸平臺可能會將本網站的借款信息包裝成各款理財產品出售給投資者,或者是進行虛假借款信息的發布引投資者投資,在這個過程中出借人的資金會進入平臺賬戶,平臺會進行資金歸集,產生資金池;第二,一些P2P網貸平臺未嚴格核實清楚借款人的真實身份,借款人通過平臺發布虛假的借款信息(又稱借款標)來募集資金,用于投資,導致非法集資風險加大。第三,龐氏騙局。其指平臺通過編造虛假高利率來吸引投資者,利用新投資者的資金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債務。目前已出現利用虛假資料進行詐騙的案例,例如,2013年的淘金貸、優易網的卷款潛逃,其中壞賬積累到一定程度,直接造成“龐氏騙局”。
二、促進P2P小額網貸發展的建議
1、建立健全個人征信體系
政府可以借鑒歐洲大陸的征信體系模式──政府主導型的個人征信體系,投資發展社會人文基礎設施,建立信息服務登記中心,不斷完善數據庫,形成全國性的調查網絡來全面地收集客戶信息,由監管部門進行監管;同時全國各大銀行和相關的金融機構、公司、第三方支付平臺等需要向信息服務登記中心提供客戶和消費者的相關信用信息,而信息服務登記中心在搜集、整理、登記數據時,不僅要登記正面信息,同時也可以登記負面信用信息,但是需要經過借款人的書面同意,這樣有利于實現個人信用信息交流,大大降低借貸風險,減少挪用貸款資金改變用途的可能性。
下一篇: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淺析信息化管理在企業財務工作中的應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