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縣域經濟的發展決定著河北省未來的整體競爭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客觀分析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發揮地方金融機構服務縣域經濟功能,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是解決“三農”問題和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基本著力點,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縣域經濟;小微企業;地方金融機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十六大報告中的“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縣域經濟作為一種區域經濟,對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力量,因此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區域。以河北省為例,近幾年,縣域經濟整體有了快速的發展,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縣域經濟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3.6億元,同比增長15.2%。盡管縣域經濟近幾年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地方中小金融機構作為縣域地區主要的金融中介,為縣域中小企業、農戶和政府融資提供了金融服務平臺,對縣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縣域經濟發展對中小金融機構的需求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
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正處于轉型之中,尤其是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近年來實施大企業、大城市的發展戰略,撤并了大量原有機構,客觀上導致了對分布在縣域的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大量收縮。另外,由于中小企業一般信貸額度較小,所以貸款的單位費用較高。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是大企業的5倍,銀行從節約成本和監督費用的經濟性出發,自然寧可做“批發”,而不愿意做中小企業的“零售”業務。而縣域地區中小企業較多,資金是制約其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企業剛剛成立時期,其融資就更需要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而且從融資渠道上看,中小金融機構貸款是企業主要融資渠道,占到76.6%。
(二)農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首先,現有的國有商業銀行根本不能滿足農民存款需求,為了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密度,中小金融在深入調研、了解農民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加大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業務推廣力度,擴大ATM和POS機具布設覆蓋面,進一步提高金融網點覆蓋率和服務便利度,滿足農村居民不斷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其次,在貸款方面,農戶的借款主要是用于農業生產需求,資金需求量大,中小金融機構根據這種需求,為農戶提供小額貸款。2013年6月,河北省縣域地區農戶貸款已超過38 056.3億元,比上年增長29.4%。最后,在中間業務方面,中小金融機構根據縣域客戶的金融需求和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辦理新農保、社保IC卡等業務,開辦代發養老金、代收水電費、代發農村財政性補貼款、代辦保險等一系列與農民生活密切的業務,使廣大農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豐富、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縣域政府的融資需求
近幾年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迅速,縣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和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等問題,也包括一些由財政承擔部分資金供給的項目,比如農業技術改造、農村教育投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而縣域財政資金有限,且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財政支持量少,據河北新聞網發布,政府支出只占總支出的39.04%,因此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政府對資金需求量加大,融資需求也會旺盛,目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有一萬余家,其中縣級融資平臺約七千家,所以地方金融機構融資平臺可以為政府提供充足的資金。縣級政府融資平臺的快速發展是縣域經濟融資需求日益提高的一種體現。
二、河北省中小金融機構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完善城鎮公共設施建設
建設和發展城鎮公共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城鎮工業化,可以有效地增強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實力。中小金融機構為縣域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在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3年6月末,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公司、郵儲銀行支持了35個縣的62個項目,投入貸款21.78億元,貸款余額15.56億元。其中,支持城鎮路網和街改建設8.17億元,建成或改造里程498公里;支持供暖2.1億元、供水供氣項目2億元;支持數字電視下鄉、河道改造等其他項目3.3億元,而政府的財政支出僅占總支出的39.04%。此外,中小金融機構積極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的策略也加快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步伐。由此可見,中小金融機構是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有效途徑。
(二)推進園區的產業化建設
產業園區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為縣域企業提供融資,使得企業有充足的資金來加大對產業園區的投入,從而推動園區的產業化建設,加快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優勢。將產業園區作為實現工業強縣的重要平臺,并且形成了一批影響較大的園區,如辛集制革工業區、安國現代中藥工業園區、香河北方家具產業基地、遷安市西部工業區等,滿足了農村城鎮化中的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及個人創業需求。隨著園區的蓬勃發展,大量的城鎮及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園區實現就業,擴大了就業途徑。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推進了園區的工業化發展,規范了城鎮建設,促進了就業。
(三)助推各地區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這使得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促使鄉鎮企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同時對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統籌城鄉發展也具有重大的貢獻。作為資金的供給方,中小金融機構重點支持農業大縣發展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積極建設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截至2013年6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共支持了43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河北天天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元氏縣康豐牧業有限公司、中興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張北縣宏冠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涿鹿縣新澳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貸款余額共56.3億元。期間,郵政儲蓄銀行開辦了“好借好還”小額貸款業務,農村信用社推出了農戶蔬菜大棚、養殖場、住房、土地承包權抵押貸款等業務品種。
(四)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
近幾年各中小金融機構對農村地區加大投資,對擴大我國農村金融覆蓋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河北省原4個地市55個空白鄉鎮實現了郵儲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網點的全覆蓋,使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得到了穩步推進。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逐步健全體系,增加貸款投放,加快產品創新,截至2013年6月末,河北省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鄉鎮布放自助柜員機覆蓋面達125.9%,POS(EPOS)機在每個鄉鎮平均布放34臺;在鄉鎮及以下網點的銀行卡發卡量1933.2萬張,普及率為38.2%。此外,農戶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同比上年都有所增加,而且還加大了國家助學貸款數量。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基本滿足了鄉鎮以下農村人口的金融結算需求,金融機構的下設便利了居民生活,方便了居民存取款,便捷了居民消費,節省了居民時間,為城鎮化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獻平,彭秋偉,林千里.城鄉信一體化用體系建設的路徑選擇[J].中國金融,2011(18).
[2]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進金融生態[EB/OL],http://.pbc.gov.cn,2009-7-7.
[3] 祝曉平.論商業性農村金融機構的適度規模[J].金融研究,2007(9).
[4] 吳紅軍.“提前”告別金融“空白點”的冷思考[N].金融時報,2010~7~8.
[5] 吳元波,王 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與對策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8 (1).
[6] 孟建華.縣域經濟發展規劃與金融資源配置[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7] 衰新峰、趙民,從政府與市場的角度論述中國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戰略[J].華北金融,2005(5).
[8] 范香梅,發展中國家(地區)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9] 錢水土,劉 蕓.融資需求視角下的農戶金融行為─以浙江省為例[J].農村經濟,2010(3).
下一篇:淺談電力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黑龍江省產業集聚對城鎮化發展的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