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近年來,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行業政策出現了不同以往的變化,上市公司分化加劇,新業務新模式不斷涌現,產業并購風起云涌,醫藥行業正式進入新常態——一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時期。那么目前我國醫藥行業的市場現狀如何呢?下文是職場百科網小編整理的醫藥行業市場分析,歡迎閱讀參考!
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比例預計將達到28%,仍有巨大上升空間,60歲以上老年人才是醫療需求的主力;惡性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快速上升,對新一代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療方案需求十分迫切,驅動產業創新。從國際比較經驗看,處于人口加速老齡化階段,衛生總費用GDP占比仍將持續提升。
中國醫療產品供應鏈面臨質量標準的全面提升:1)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標準全面向歐美最高標準看齊,創新藥、市場亟需產品有望獲得加速審批;2)仿制藥一致性再評價勢在必行,推動已上市藥品質量快速提升;3)“兩票制”逐步落地、“營改增”加重代理渠道稅票處理難度,醫藥流通行業迎來集中度快速提升的第二次浪潮。未來幾年,醫療產品供給端質量標準全面提升,唯有創新型企業強者恒強。
在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抗生素等品種的驅動下,我國醫藥行業經過近10年的快速增長,當前國內醫藥行業增速逐步開始顯現出下滑趨勢,不少投資者對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產生疑問。我國醫療行業真的飽和了嗎?
我們認為國內的醫療環境沒有發生實質改變,中國有龐大的消費人群,與之對應的龐大臨床受試群體;中國擁有全球具競爭力的中間體和原料藥制造技術和低成本;隨著中國企業實力提升,未來中國制造中會出現中國創造,我們堅定看好行業發展前景。
我國終端市場藥物銷售構成
我國醫療支出GDP占比、人均衛生費用、醫師密度、病床數等都落后于中等發達國家,提升空間大。
部分國家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對比
醫藥的需求按照消費層次劃分可以分為:①剛性需求和彈性需求;按照種類劃分可以分為:②醫藥產品需求和醫療服務需求。
醫藥的剛性需求是指滿足大部分國民基礎救治的醫療保障,剛性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與人口結構的變化,疾病譜的變遷密切相關。我國人口老年化加劇,肥胖人群增多等都將驅動醫藥剛性需求的上升。到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將達到28%,65歲以上老年人的年均醫療開銷是青壯年的3倍,老年化社會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
不同年齡段的年均醫療費用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中國與世界都將面對慢性病負擔比率逐漸增高的問題。目前中國明確診斷的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人。影響慢病的主要社會決定因素包括工業化、城鎮化和老齡化。
我國終端藥品銷售情況
除了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遷移導致的剛性用藥需求外,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追求的是用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高端藥物、創新技術,我們將其定義為對醫藥的彈性需求。最具代表性的領域是抗體生物藥、精準醫療、互聯網醫療等。
制藥工業集中度依然偏低
2015年,我國制藥企業數量達到7,116家,但是規模均偏小,國內2005年工業百強的市場集中度為36%,到2013年市場集中度提升到45%,但是和全球百強藥企80%以上的集中度相比,市場依然比較分散。
我國醫藥制造內外資收入占比
我國醫藥制造內外資利潤占比
國內醫藥制造業中內資藥企的收入占比不斷提升,2012年達到76%的水平,至2014年均穩定在該比例附近,仿制藥已經達到極限……2014年,內資制藥企業的凈利潤占比達到75%,較多低質量高價格仿制藥“劣幣驅逐良幣”成為受益者。
對未來醫藥市場的展望:企業盈利預期平穩。
1、非基藥招標,招標政策什么時候開始大規模啟動,這個政策有沒有之前預期的這么嚴厲,這個值得去觀察;
2、藥品定價的放開,最近從發改委層面來看,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放開是大勢所趨,但是現在沒有細則,甚至連正式的文件都沒有看到,具體這一塊怎么操作,和招標環節怎么對接,這個還有待與觀察。
3、醫保目錄調整,前兩年的調整是2004年和2009年,理論上今年要進行新一輪的醫保目錄調整,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有所滯后,我們估計明年下半年會有新醫保目錄的調整。其實每一年的醫保目錄調整都會誕生一批牛股,這也是很值得關注的重要政策。
4、處方藥網上銷售,今年市場對這個已經有比較熱的預期,明年這些相關的政策會陸陸續續出臺,出臺以后對行業有什么影響,這個還是值得重點關注。
下一篇: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崗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7年保健品行業前景分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