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觀察者言】
周洪宇 十屆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從2004年起多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反就業歧視立法提出議案。
隱性歧視更應警惕
新京報:怎么看待國家機關招錄公務員也存在歧視?
周洪宇:國家機關應當模范地遵守法律。不過公務員法里并沒有什么歧視的規定,這幾年的立法也都比較注意這個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在法律上沒有什么明顯的歧視,主要是招錄的實際過程中會有這個問題。
前幾年我去北京市的人力資源市場調研,會場寫得很明顯的五官端正、氣質佳,有的寫明只招北京戶籍的。
現在這種現象少多了,困難之處在最后決定招錄誰時根據內心的標準淘汰。這種歧視出于多種考慮,比如性別,可能有的單位女性比較多,繼續招會覺得工作不好開展,有些事情更希望用男的來做。
新京報:這是隱性的歧視,但學者們發現也有制度性的歧視,比如對公務員招錄設定年齡的35歲上限,沒有證據證明35歲以上的就不適合做公務員。
周洪宇:可能是招錄部門會有自己的考慮,公務員有個實際問題,比如一個人去做公務員,他要考慮你的發展問題,35歲還是個普通科員,那你什么時候做副科長、什么時候做科長、什么時候做副處長、什么時候做處長,現在一般來說40歲以上不考慮副處長,過了45歲才考慮正處長,但年輕人總要進步的,沒人在進來的時候會說我一輩子就做科員,單位也會考慮,你進來時候35歲是科員,處長可能也是35歲,這個關系怎么處理?一個年齡和他差不多的領導他,心理會不平衡,工作就會有矛盾,這既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他個人的成長,與其這樣,還不如招年輕的。
反歧視需審查機制
新京報:目前對于就業歧視的界定、就業歧視的審查,并沒有具體的規定。
周洪宇:確實沒有就業歧視的審查機制,沒有就業機會平等委員會這樣的機構。現階段反就業歧視,除了學者們提的廢除制度性歧視外,我覺得重點應該放在盡快推動建立就業歧視的審查機制,或者自己組織一部分人民間性地先成立起來,產生一定作用后,由政府授權給它來承擔這個職責,如果等政府自己建立機構、爭取編制,時間會更長。
新京報:其實現在中國對于反就業歧視,真正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
周洪宇:反就業歧視與傳統文化、與社會發展的程度、與社會大眾共識的形成都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中國社會,人口這么多,理念的轉變、組織的發展、機制的完善,都有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沒有幾十年的努力,不可能比較容易地建立起來,需要幾代人不斷地推動。
需為反就業歧視立法
新京報:上一屆代表時,你連續提反歧視立法議案,這一屆為什么不怎么提了?
周洪宇:不是不提,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其實是在這一屆當代表時,直接和法制辦的負責人說起這事,因為就業促進法出臺時間不長,一般出臺一個類似的法律法規還有一個過程,就業促進法中已經吸收了我反就業歧視的意見,等實施一段時間后,如果積累的問題比較多,類似的問題在有關的法律法規中不能解決,才有可能把反就業歧視立法提上日程,否則沒有哪個部門會提出再制定類似的法律法規。
不過我認為就業促進法和反就業歧視法并不矛盾,它們不是對立的,也不是互相包容的,而是部分交叉的關系,就業促進法是正面促進就業,里面有反就業歧視的內容很好,但是反就業歧視法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反對就業的歧視現象,如果有個專門的法律法規更好。職場貼士:桌面上雜亂的文件、記事本,電腦上厚厚的塵土,亂丟的簽字筆,會讓一切看上去都毫無頭緒,負面的情緒稍一累積,就會勾起惰性的滋生。
下一篇:高管談職場: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30”人,緣何難逃低薪大魔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