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記者在對企業和專家采訪后得出結論,IT行業并不是青春飯,需要爭取發展。
-入行IT業需慎重
IT業一直是職場招聘的大哥大,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IT行業,如果盲目跟進或選擇職位,則有可能出現到30歲以后的IT職業疲勞癥。
愛思愛迪軟件教育機構總經理李長增認為,IT行業對個人工作技能要求很高,剛步入這個行業的職員年齡都在23歲左右,工作中他們一直在消耗剛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到了30多歲以后,他們技術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但卻認為不能支持其做下去了,產生對工作的錯誤認識:認為這是年輕人的飯碗,已經不適合自身的年齡了。前程無憂的王劍同意這一觀點,他說:“從個人角度看,前些年很多人因為IT行業收入高、熱門、找工作方便等理由,盲目選擇從事這份工作。但進入以后發現這個職業遠非自己想象得那么美好。結果他會懷疑自己的選擇,直至否定自己。”
IT行業有廣闊的職位選擇范圍,不同的企業是不同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有這么幾種:技術、管理、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等。李長增說“職業是一個人一生的投資”,選擇至關重要,年輕人在考慮這一點時也是忌盲目、主觀、不切實際。其實往往最大的敵人就是不了解自己。
-發展期和重新定位期最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內人士將IT行業職業發展分為四個時期:適應期、發展期、重定位期和成熟期。其中在發展期最為重要,李長增介紹因為在順利度過適應期之后,職業的發展就進入了比較平穩的發展期。這是個人干勁十足,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階段,也是個人能為企業帶來豐厚效益的階段。
而在重新定位期,是個人職業發展不可跨越的階段。每個人在職業發展中都會考慮到這個問題:我是要繼續這個工作,還是要重新做一下選擇?產生這種困惑與迷茫是很正常的。這就不僅需要對自身的能力進行重新的認識,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與心理。IBM金融服務事業部的總經理秦尚民表示在IBM中,員工可以與老板交流自己的發展路線,可以選擇專業型職位發展,也可以職位轉換,他說:“如當在IT公司內銷售職位做到一定階段時,可能會感覺不到挑戰,這時候可以嘗試一下其他類型職位,對于IT人才發展是有好處的。”
不斷學習是防老的不二法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IT行業不僅是靠經驗吃飯的行業,其是否具有學習能力是能否在行業中生存的關鍵。而由于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等原因,造成IT行業的業內人士年齡越大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欲望和精力就越少,而學習的精神和態度則成為各大公司選人的首要標準。
IBM在招聘大學生時,要重點考查其工作態度、知識和技能,IBM金融服務事業部的總經理秦尚民表示態度、理念和習慣就成為公司考查的關鍵,包括是否有創新、改變、突破的精神,是否誠信,有操守,做事情不偏不倚,而這些也是在IT界成為常青樹的根本。微軟公司則提倡終生學習的理念。人力資源部王經理表示,公司的學習理念是:70%的學習在工作中獲得,20%的學習從經理、同事處獲取,10%的學習從專業培訓中獲取。一般來說,新員工進入微軟的第一年為學習期。
職場貼士:當一個員工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時,要明白,此時沒有任何事情比手上的工作更重要。
下一篇:網上求職:大學生小心陷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工薪階層08年繳個稅1849億 占比50%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