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旅游業在GDP的比重還很小,在中國只占3%。 但是這個比例正在快速增長。在發達國家,旅游業的占比是中國的好幾倍,制造業的占比不到30%, 而且還在不斷下降。 相對比的,旅游業的占比正在上升。這背后有著深刻的經濟學的道理。下文職場百科網小編整理的2017年旅游業的發展前景,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一、旅游產業,資本逐鹿。
過去三十多年間,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平均7.4%,從全球經濟體排位第八到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十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業將是最值得投資的產業。
為什么這樣講?因為我國正在進入旅游消費市場與旅游投資要素市場雙向互動、良性循環的新階段,旅游投資的空間和潛力巨大。旅游業作為全球較大的產業之一,僅依靠存量資源優化配置是不夠的,需要依靠增量資源的有效投入。
未來十年,大型非旅資本將加速進軍旅游業,跨行業投資態勢愈發明顯。同時,旅游企業并購重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資源將深度整合。
二、“旅游+”,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游業的本質屬性。旅游業的綜合性特征,決定了只有依托多個產業,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購、娛等在內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旅游業的關聯性特征,既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又拓寬了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旅游業的綜合性和關聯性特征,也決定了旅游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備融合發展優勢的戰略性產業。
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正在與各個行業不斷融合。“十三五”期間,旅游與國民生活及鄉村、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的“+”將成為新的發展熱點。
三、“+互聯網”,全產業鏈滲透。
去年9月,“旅游+互聯網”大會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會上,國家旅游局發布了《“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互聯網+旅游目的地”聯盟發布了《促進“旅游+互聯網”融合發展常州共識》。大會還提出,未來5年,中國“旅游+互聯網”有望創造“3個1萬億紅利”:我國旅游業互聯網軟硬件設施建設未來5年將創造1萬億元的需求紅利;我國在線旅游交易未來5年將創造1萬億元的市場紅利;“旅游+互聯網”未來5年所催生的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將創造1萬億元的增值紅利。
國家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出臺,正在破解旅游生產要素優化組合配置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土地、資金、體制、機制、組織、技術、人力資源、品牌等。
同時,引導旅游業與基礎設施建設、工業、農業、教育、醫療、金融業互相促進發展,使旅游業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
四、產品供給,從“資源+土地”到“投資+情懷”。
大眾旅游時代已經來到,旅游正在成為老百姓常態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現階段的旅游產品還存在著“不配套”的問題。
目前的旅游產品中,傳統供給供過于求,新型供給供不應求;觀光產品供應過剩,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等產品供應不足,導致需求外溢、市場外溢、投資外溢、效益外溢,旅游業迫切需要推進供給側改革。在傳統的資源主導和土地增值主導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懷”等“看不見的投資”開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熱門“小情懷”項目使精品鄉村游和非標準住宿走俏。
因此,未來十年,旅游資本要注重“情懷”打造,旅游產品供給將在新業態、新體驗、人性化配套等方面得到強化。不論項目投資的大小,都應更加重視情懷投入。
五、從小旅游向大旅游轉變。
在旅游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的重點主要是建設,建景點、景區、飯店和賓館,這是一種“景點旅游”的發展模式。然而,旅游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游和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作為綜合性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更加廣泛,時代賦予旅游業的責任也明顯加強,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征的景點旅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旅游的發展需要,國內許多地方已經開始探索。
所謂“全域旅游”,簡單說就是把一座城市當作一個旅游景區來規劃和建設,從單一產業向綜合產業轉變、從小旅游向大旅游轉變,最終實現全域資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參與的一種發展模式。從當前國際、國內旅游產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全域旅游已經成為未來旅游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六、全球化趨勢明顯。
中國是一個旅游大國和消費大國,但是要想成為旅游強國,還需要提升本國的供給能力,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旅游行業全面貫徹“515戰略”,推進旅游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實現“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國”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的決定性時期。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加快中國布局,國內旅游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將加快,中國旅游產業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為此,中國旅游企業要主動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中間的一環,從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資源掌控,爭奪國際分工話語權。
七、旅游雙創大有可為。
一項調查顯示,從全球范圍看,69%的游客將在2016年計劃新的旅程,各個年齡層的游客都在尋求新的旅游體驗。未來十年,隨著旅游經驗的豐富,越來越多的國民將對新型的旅游方式產生興趣,比如游輪、房車、背包旅行、探險旅行等。這類新型的旅游需求也將在未來十年內催生旅游裝備制造業持續發展,“雙創”必將激發旅游市場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在國民經濟發展增速的“十三五”時期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政策利好諸多,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方式及途徑多元,機遇頗多。但同時,非旅資本的涌入以及現有旅業資本的雄厚,亦將加劇行業競爭,新一輪優勝劣汰將繼續上演。而當百花爭鳴、群雄割據后,多足鼎立的旅游“大時代”終將在未來十年到來。
下一篇:房地產行業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未來網上購物發展趨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