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踏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公司的新人們大多都會懷揣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不知道新的工作將會有著怎樣的困難和問題,不知道新的單位是否會讓身為新人的自己遭遇到種種尷尬與疑慮。
收入待遇:“缺一只角”?
一般來說,應屆生新人遭遇的薪水折扣問題最為突出。徐海濤剛畢業的時候進入了一家規模不小的服裝公司:“原本說好是2000元的工資,可前六個月,我的薪水都被打了八折,公司說因為我是應屆生,就得先按這個規定計算工資,等半年后再恢復到基本水平。”雖然小徐如今在這個公司的收入早就翻了一番,可對于當初的遭遇,他至今還沒想通。
祁輝和徐海濤不同,他是在工作了兩年后跳槽到一家物業公司的,可他也遇到了類似的尷尬——基本工資雖然沒少發,但獎金卻總是拿不到,此外,老員工的一些補貼他也沒份兒。“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經理說因為我是公司的新人,就是這樣的待遇。”
但也有一些企業并不那么“計較”——為了讓應屆生新人在工作的第一個月能有較為充裕的收入來解決一些生活問題,中達運輸公司會發給他們150%的工資;寶潔公司考慮到新員工在適應新工作的同時未必能馬上找到合適的住所,會為新員工安排暫時住所,限期為三至六個月,員工可選擇入住并且不需要支付房租。
工作條件:“一視同仁”?
公司為員工發放辦公設備及用品時,新人們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IBM新員工很幸福,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最新最充足的辦公用品和設備,而不是老員工挑剩下的“存貨”。“新員工是公司的新生力量,我們有義務為他們提供最好的工作條件。”IBM的觀念顯然比“一視同仁”更進了一步。
在KPMG畢馬威,公司也會為每位新員工重新包裝,并給他們提供印有公司標志的公文包。畢馬威認為員工無論新老,都代表著公司的形象,如果在工作條件這樣的問題都做不到一視同仁的話,肯定會影響到員工的積極性。
但剛進入一家投資公司工作的李樺就沒那么幸運了。“我們公司連安排工作條件都得‘論資排輩’,前兩天領辦公用品時,都是由老員工挑好后再將剩余的給新員工。我是會計,可拿到計算器卻是功能最少的,需要的型號都被老員工挑去了,連幾星期都不會碰計算器一下的人事部老王都占了一部,這叫什么事啊!”看來這件事對小李的影響還真夠大的。
業務培訓:足夠重視?
對新人進行業務培訓是許多企業例行的工作,但有些單位對此卻只是走走過場,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對新人進行實實在在的培訓非常重要,因為這能縮短他們與企業的磨合期,讓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這不就是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嗎?
諾基亞公司的新員工培訓就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每位諾基亞的新人都會有一個入職培訓階段,這個階段大約持續3-6個月。在這一階段中,他們將在與老員工、高級技術人員甚至專家的共同合作中學習,如果有必要,他們還有可能被派出國學習幾個月。
而IBM公司對于每個剛進公司的新人,都會要求其設定一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并根據這份規劃為員工今后提供相應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如果企業能對新員工的培訓持有這樣足夠的重視,相信新員工的業務能力一定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成長空間:暢通無阻?
“我希望能在新單位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空間!”相信這個愿望一定屬于所有的新人,但由于“論資排輩”情況的存在,新員工的夢想常常難以實現。許多企業往往是先讓新人下基層,鍛煉相當長一段時間,這似乎已成為了慣例。其實,盡早為新員工創造鍛煉的機會也是給予他們成長空間的關鍵。
在清華同方,新人一進公司,往往就會被推到第一線挑大梁,承擔一定的責任。同方的領導層認為,只有在這樣的壓力下,真正的人才會很快干出名堂,成為企業骨干,而沒有能力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被淘汰。
而寶潔公司也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富于挑戰的工作環境,因為寶潔的理念就是:早期責任會讓新人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新員工設計充滿挑戰的工作項目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才能。
[自述]
最怕陷入關系怪圈
林波
24歲
飛朋貿易有限公司出納
讓我感受到“做新人難”的那個單位是家財務公司,那也是我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
其實,這個財務公司的條件還算不錯,人員也不是很多。我知道作為一個新人應該吃點虧,多干些雜事,于是我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掃地、擦桌子、泡開水,中午還為大家買盒飯,工作時除了干好本職事務以外,還兼當打字員和快遞。
老員工們看我勤快,也漸漸和我熱絡了起來,可在同時,我也看出了這個公司中復雜的人際關系——全體員工組成兩派,分別由辦公室主任和經理助理“帶領”,而且頗有勢不兩立的味道。
辦公室主任和經理助理很快就都開始了拉攏我的行動,可我那時還不懂應付這種事,又怕陷入關系怪圈,所以并沒有給他們回應。
為此我立刻就成了一個孤立的人,除了工作,他們兩派的人都極少和我說話,就算我繼續為大家買盒飯,泡開水,打掃辦公室,情形也絲毫沒有改變。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我這個新人的“服務”,卻又把我排斥在外,這讓我每天8小時的工作都處于一種極度的壓抑之中。
三個月的“煎熬”讓我失去了所有的耐心,我最終選擇了跳槽。還好現在的單位沒有再讓我遭遇這種討厭的經歷,真是萬幸!
關懷,工作動力源
LINDA
32歲
IBM職員
初到IBM,我對這個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充滿了好奇和仰慕,但也很擔心自己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這些問題讓我感覺忐忑不安。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我非常感動——我的部門經理在我剛上班的幾周時間內,幾乎每隔一兩天就會給我發一封E-MAIL或是打一個電話,詢問我的工作狀況,或和我閑聊幾句,這讓初來IBM的我感到了家庭般的溫暖。
同事們也為我這個新員工提供了許多幫助,為了讓我能盡早進入最佳的工作狀態,他們常常主動向我傳授經驗,為我解決各種疑問。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非常輕松愉快,這就是我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地方。
職場貼士: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上,和你一樣具備了相當專業實力的人實際上很多,在質素相仿的一群人中,抓住機會脫穎而出,才得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