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眼睛所見,耳朵所聞的事物,都會直接將其形狀記憶下來,但在不知不覺中,會對某些特定的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當報紙刊出汽車廣告時,有些人會專門留意關于汽車性能的文字,而有些人則正大眼睛找尋車子的缺點,并且研究這種新車型是否會成為公害的主兇。人們對于不適合自己的事物,往往會采取不認同的態度,心理學上將這種心態稱為“知覺上的防御機構”。
相反的,人們喜歡認同適合于自己的事物,而推銷員及電視廣告,就是利用這種知覺的改變和選擇,并以夸張的手法,讓消費者集注自己所希望了解的重點。
美國的某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以下的實驗。他讓一群小孩子觀看各種面額不同的錢幣,然后比較映在兒童眼中的大小,與實際上的大小。,其結論是,每個人眼中所看的錢幣,往往比實際的大小更大,尤其是來自貧困家中的小孩,此種傾向則更為顯著。因為貧困家中的小孩對金錢的欲望較高。
由此可知,雖然是同一個錢幣,但看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有不同大小的印象出現。若要使對方對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應該針對對方的欲望下手,有時候,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使一元的硬幣看起來像十元的硬幣。
有些人他之所以能使對話順利的進行,這并非是因為他的談話技巧很好的緣故,而是他善于巧妙的分段使用動作和表情的緣故。美國研究肢體語言(身體動作的語言)的人非常多,也許能研究開發出傳達心意的技術呢!
東方人最欠缺的,難道不是這種能表達心意的動作或表情嗎?因此,在國際社會上,才會屢次招致誤解和摩擦。不過,最近,已經不象從前那樣,排斥一些利用電視或漫書等視覺上的媒體,來表達心意和感情了。無疑的,從今以后,動作的作用將大于語言的功能了。
談話時,與對方的相對位置、距離
想要表達自己的感覺、或者想要抓住對方的心的話,二人之間的位置和距離的影響非常大。
例如,面對面說話,和稍微靠在對方的旁邊并排說話,這兩種位置的感覺,就截然不同了。眼睛對著眼睛看,會使對方覺得渾身不自在,如此便不能很愉快的談話了。如果面對面談話的話,當你想把自己的感情認真正經的傳達給對方,或者你認為對方是個令你討厭,必須敬而遠之的人時,你的這種感情也會傳達給對方知道的。
因此,這就是為什么必須站在稍稍旁邊的位置上講話的緣故了。如果你站的位置,正好是這個位置的話,那么,你一定會覺得談話出乎意料的順暢了。
再者,有時拍拍肩、強力的握住對方的手等等,這些動作都能使對方倍感親切。尤其是,對方比自己年長時,或者對方是自己的主管時,如果你想要好好的把自己的感覺傳達給對方的話,那么,你應該站在對方的正面稍微斜一點的地方,如此必能緩和緊張的氣氛,談話便得以順利進行。
2、大嗓門的效用
想要從對方那里引出有趣的話題,或想要引導對方進入自己的話題內時,用大嗓門講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開始就用很小的聲音說話的話,那么,對方也會受到你的影響而降低聲音說話了。用緩慢輕細的聲音和對方說話的話,對方就會在無意識之中開始戒備,同時也不會把他自己的真意表達出來。
然而,如果你用較大的聲量來講,而且速度稍微快一點的話,對方自然而然也會跟著你的腳步。如此,你就可以引導他進入另一個開朗明快的話題中了。在所有的電視訪談節目中,西派的節目做的最為出色。這似乎應該歸功于主持人的說話格調吧!這個節目主持人,用他的大嗓門、快速的西口音講話,旁邊的人都受了他的影響,也都變的和他一樣了。此外,成功的推銷員,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說話的音量很大,語調也很明快。
職場貼士:一天的工作時間就那么長,學學那些為自己制定了規矩的職場先鋒吧,比如,約定自己的私人電話時間絕不會超過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