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在我國,中醫是中國傳統的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下面由職場百科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來看一下吧!
中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治療頸椎病中醫偏方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頸椎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1、全蝎10克,娛蚣2條,鹿銜草、川芎、當歸、自然銅、烏梢蛇各15克。將藥加水煎者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飲服2次。本方出自《江西中醫藥》1990.21期,適用于頸椎病。
2、白芍30克,木瓜13克,雞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本方出自《當代中國名醫高效驗方1000首》,對頸椎病有效。
3、蒼術、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樸、甘草各10克。制成合劑,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為1療程。本方出自《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9期,適用于頸椎病。
4、葛根25克,靈仙、雞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條(研水沖服)或全蝎8克。本方每日1劑,水煎服,可隨癥加減。本方出自《陜西中醫》1987.8期,適用于頸椎病。
5、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棗仁、牡蠣各10克,威靈仙、元胡各12克。將藥加水煎煮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分2次飲服。本方出自{中醫骨傷科雜志》1987.3期,對頸椎病有效。
6、酒熬醋
一斤老陳醋加半斤谷酒。倒在土瓷缽內,放在微火上熬,水分揮發后,缽底留下一層黑色膏子,待冷卻后,用勺子挑一點涂在消毒紗布上,再敷在頸椎疼痛處,用膠布貼住。
24小時換藥,一缽可貼七八次。酒熬醋治頸椎病朋友的確有特效,俗話說偏方治大病,不妨一試,只有益處。
7、治頸椎病的藥方威靈蓯蓉湯(丸)
組成:威靈仙15克,肉蓯蓉15克,熟地15克,青風藤15克,丹參15克。
主治:頸椎,腰椎及足跟骨質增生,老年骨關炎疼痛等。
用法:每日1劑,煎2遍和勻,日2次分服。或研末煉蜜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
緩解頸椎病體操
舉頭望月:人站立,雙腳與肩膀同寬,雙手放在背后,目光直視前方,緩緩抬頭,上抬到最大限度時停留3~5秒鐘。
低頭探海:雙手叉腰,頭盡力向前伸展,并慢慢向下,在最低處停留3~5秒鐘。
轉體望跟:頭隨身體最大限度地向左轉或右轉,看自己的腳后跟。雙手隨身體轉動方向擺動。
回旋雙肩:雙手叉腰,雙肩向前和向后轉動。
其他療法
1、針刺通絡鎮痛法
針刺取穴原則為局部取穴和循經取穴相結合為主,根據辨證結果配合相應穴位。應選取頸椎棘突旁的壓痛點,或者圓形及條索形陽性反應點,配以風池、大椎、肩井、天宗、列缺、中渚、后溪為主穴,每次針刺3-4穴。
2、推拿整脊法
患者保持安靜狀態,全身放松,呼吸調勻,醫者全神貫注,從丹田運氣,力到達雙臂通過肘部最終到達雙手,為患者施力。該手法分為舒筋解痙類和整復松粘矯正類。
3、中藥治法
用防風、土鱉蟲、紅花、澤蘭、木香、三凌等制成活血、消炎止痛膏藥在患者頸部、肩背部貼敷12-24小時,每日更換1次,連續使用不超過10次,皮膚過敏患者禁止用此方法。
4、牽引療法
患者坐在牽引椅上,戴上牽引帶,將牽引帶固定于患者枕部和下頜部,頭部前傾15度,首次牽引重量為3-5kg,之后根據患者情況適量增加牽引重量。每次20-30分鐘,牽引最大重量不超過10kg,不能長時間牽引。
按摩不能根治頸椎病,首先從治療來說,按摩不治本,只能起到緩解作用。
其次,按摩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的結果,實際上按摩是通過強刺激讓肌肉暫時失去功能。
強力按壓已經營養不良而且在持續收縮的肌肉,會發生肌肉纖維斷裂,反復積累以后,沒有正常肌肉保護的頸椎,就會覺得更硬,更沒有彈性。
再次,在做按摩的時候,如果病人是嚴重的頸椎病,如遇過強的外力,易出現神經損傷,有些不當按摩甚至會導致病人癱瘓。
如果是頸椎病急性發作或者初次發作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適當的休息,病情嚴重的話還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按照醫生的指導下休息2~3個星期 的時間。
中醫最常見治療頸椎病方式中醫藥治療頸椎病具有安全、方便、效驗、費用低廉等特點,很受歡迎。下面就介紹一下常見的、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
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對頸椎病的頸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我國治療頸椎病的針灸療法有多種:有穴位刺激法,如電針、溫針、隔藥餅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針、鈹針等等都應用于本病的治療。國外針灸工作者多用毫針或電針治療,日本學者還采用過隔姜灸。據國內外資料統計,針灸對頸椎病有效率在90%左右。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選用口徑不同的瓷罐、玻璃罐、竹罐等,通過燃燒、蒸煮或抽氣的方法,使罐內形成負壓,吸拔在頸項肩背及肢體有關的部位皮膚上的一種治療方法。
通過刺激皮部,改善經脈、絡脈、經筋的氣血運行,起到活血化瘀、解痙止痛的作用,具有明顯的緩解疼痛的作用。
1、火罐法
即閃火法,最常用,是利用燃燒時消耗罐中部分氧氣,并借火焰的熱力使罐內的氣體膨脹而排除罐內部分空氣,使罐內氣壓低于外面大氣壓,借以將罐吸著于施術部位的皮膚上。
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與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內燃火的溫度和方式、扣罐的時機與速度及空氣在扣罐時再進入罐內的多少等因素有關。
2、水罐法
一般選用竹罐在鍋內加水煮沸,使用時用卵圓鉗倒夾竹罐的底端,甩去罐內沸水,并用濕毛巾緊扣罐口,乘熱扣在施術部位上,即能吸住。此法適用于任何部位拔罐,其吸拔力小,操作需快捷。
3、抽氣法
先將備好的抽氣罐緊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氣筒將罐內的空氣抽出,使之產生所需負壓,即能吸住,此法適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推拿療法
推拿是我國中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治療疾病不采用吃藥和打針的方式,靠的就是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由于推拿痛苦小,簡便易行,有時候療效可實現立竿見影,因此深受病人的歡迎。
水針療法
水針療法是指將某些藥物注射到人體一定穴位上或壓痛點上的方法,是一種對癥治療措施,對消除疼痛、麻木、頭暈、失眠等癥狀有一定療效,可作為頸椎病的輔助療法。
中藥熱敷療法
中藥熱敷,即將各種中草藥放入紗布包中,縫好包口,將藥包放入水中煮沸用毛巾包好放于患者頸部熱敷,此方法可使藥物在濕熱環境中經皮膚吸收,使藥力直達病所,消除局部淤血、炎癥、水腫。
熱敷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擴張局部血管,改善局部組織的供氧狀態。還可有效地防止組織供血不足導致的麻木、肌肉萎縮等癥狀,而且中藥熱敷簡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自己操作,非常方便。
頸椎病種類1、頸型:中年以后體質漸衰,肝腎氣虛,如兼有氣血虧虛或勞損、外傷等因素,可致經筋松弛,椎間盤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頸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轉,頭痛等間斷發作。
2、痹痛型:頸椎間盤退化、骨質增生致椎間孔變小,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外感風寒及勞累可明顯加重癥狀,表現為一側肩臂疼痛,麻木、酸脹、無力等。
3、癱瘓型:肝腎久虛,筋骨萎弱,肢體沉重,肢冷不溫,肌肉萎縮。如氣血不足,筋骨失養則癥狀加重,肢體萎廢。
4、眩暈型:腎水虧損,肝陽上亢,致頭目眩暈,尤以位置性眩暈為特征,伴頭痛、頭重腳輕、惡心嘔吐、急躁易怒,偶有氣血俱弱、氣陷而突然暈厥跌倒者。
下一篇: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正確對待職場壓力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