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90后理財案例:月入6000的90后要如何理財
理財案例
小南,90后公務員,工作不到兩年,月薪6000,一個人外地打拼,單身,無車、無房,每月可有2000剩余,在工資上調空間不大的情況下,想通過理財投資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實現“躺著也賺錢”的美夢。有哪些適合的理財投資渠道呢?
理財建議
1.貨幣基金
很多人可能和老虎君一樣,曾覺得基金需很多資金才能做,門檻很高。但是后來馬云讓老虎君認識到,原來還有一種貨幣基金,收益比銀行定期稍高,但靈活性又很強,可以隨時支取。這就解決了想存銀行活期,但利率不高,想存定期,流動性又差的糾結。
建議每月可拿出閑余資金的20%放到這類貨幣基金賬戶中,一方面保證收益,另一方面當“應急的錢”,或者“踩機會的錢”,說直白一點就是,我們可以將這部分投資當流動性資金使用,同時當看到其他好的投資機會時,也可以隨時抓住時機順勢而為。
2.購買公司的原始股或者其他優質股票
如果所在公司一般,資金能力一般的,老虎君不建議冒然炒股。但是如果所在的企業較好,公司可以給員工提供原始股,那么老虎君則建議可以買一些,盡早配置這種權益類資產。
老虎君有個朋友,因較受領導賞識,和爸媽借了10萬塊錢買了公司原始股。三年后,公司上市,他的股票變現,成功翻了十幾翻,然后迅速買了房、車,又拿出部分投資到其他公司股份,年紀輕輕便淘到了第一筆金,身價迅速增長。
3.知識投資
有人曾經盤點過那些富翁們的財富秘訣,發現他們每個人一般都至少有三種收入來源。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渠道和信息可能受限,但是怎么讓自己的知識和才華變現,確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門學問。
尤其是當前是知識付費時代、信息時代、內容變現時代,除了工作之外,在某個領域有自己的愛好,且能夠發揮出來,就可能成為第二職業。比如,老虎君有個學姐,特別喜歡瑜伽,苦練一年時間,獲得教練資格,她每周只用周末和兩個工作日晚上授課,雖是辛苦了點,但收入同時也大增,累并快樂著。
總的來說,理財投資分為3個環節,攢錢(如存銀行)、生錢(如基金、股票、債券、房產等)和護錢(買保險,防意外),因此,每年拿出閑置資金的5%左右用于購買重疾險、意外險,為自己個人的身家保駕護航,也應該盡早進入理財投資規劃中。
下一篇:60后理財案例:60后夫妻如何養老理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理財案例:退休老人如何穩健的投資理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