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1.境外詐騙網站“釣大魚”
騙子會在國內各大網絡平臺投放極具誘惑力的廣告,打著“利息高出銀行數倍”,“投資周期短利率高”的旗號,承諾“只賺不賠”。甚至國內很多有影響力的網站均能找到其廣告,不保持警戒心的投資者會容易上當。同時,詐騙網站盜用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品牌,也加大了網民對網絡理財詐騙的識別難度。
2.P2P平臺頻現虛假投資標
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詐騙到大量資金,有平臺在開業前聲稱要連續舉辦數天的優惠活動,打著“高息”、“保本”、“短期標”等旗號發布大量虛假標,等到開業后投資者蜂擁而至,不久平臺很快就無法打開,老板資金到賬后便攜款“跑路”。
3.利用貪婪心理
某些平臺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錢,數十天內資金翻2-3倍,并且每天發放“收益”。有些人貪小便宜,選擇追加投資,平臺也會按期發放幾天“收益”,等待更大筆的投資追加,如果沒有追加,平臺就會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
4.銀行理財產品漏洞被利用
不少工行、招行和農行等用戶紛紛在網上反饋收到短信提示,稱自己的銀行卡在網上購買了某款理財產品被扣除了大筆資金,并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請與我們聯系。”當網友去ATM機查詢時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余額竟然真的少了短信中告知的相同金額。
5.虛假借款騙術
在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還流行著一種借款詐騙。借款人通過信息販賣者獲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消費或借款。在一些平臺,不乏員工與借款者內外勾結,過分包裝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無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項,變相侵吞公司資產。
網絡投資理財騙局手段1、實行會員準入制
此類虛假理財網站多實行注冊會員制管理,常用“注冊即送現金”等獎勵方式誘惑投資者。一般注冊會員時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等信息進行實名注冊,還要提供用于項目結算的網銀賬號或財付通賬號。
2、項目繁多,無實質實業投資說明
投資理財騙局多提供周期不同、種類繁多的多種投資項目,一般投入金額越多,分紅周期越長,不法分子宣稱的分紅金額越高。這些號稱“100%獲利的項目”幾乎都為“純資金吸納”,無實質性實業投資說明,一般只是在網站的“投資模式”欄目中籠統提到資金用于能源、礦產等相關項目。此類網站提供的項目返利往往超出正常的銀行存取款利率數十倍,且投資門檻極低,根本不符合經濟規律。
3、天天分紅、高額返利
“分紅式”網絡投資詐騙是目前最常見的投資理財騙局,“保本收益”、“200%回報率”、“天天分紅”等極具誘惑性的宣傳語,成為吸引投資者上鉤的主要誘餌。 此類投資詐騙的最大特點是放長線釣大魚,以投資公司為載體,以定期分紅為誘餌,等網民投入小量資金后,前期定時給網民“分紅”(返利),待網民不斷追加資金或介紹親友大量投資后,騙子就會關閉網站、銷聲匿跡。
4、傳銷拉人頭式獎勵機制
在目前接到的投資理財詐騙舉報案例中,多數騙局具有明顯的傳銷性質,不法分子以投資者直接或者間接發展下線人員數量作為計算依據,利用受害人的人際關系網,吸納更多人上當受騙。
下一篇:smi理財是騙局嗎smi理財騙局揭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民間互助理財合法嗎民間互助理財騙局曝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