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醫院顧東風教授主持“中國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調查發現,我國35~74歲的人群中,發病率已由1991年的11.88%上升到27.2%,增加130%,該年齡段就有1.3億人患高血壓。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的增加趨勢更明顯,35~44歲人群高血壓增長幅度,男性為74%,女性62%;而65~74歲的,男性只增加18%,女性15%。
研究結果表明,年輕人患高血壓的增加趨勢更明顯,主要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飲食在餐桌上的比例越來越大,加之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緊張、精神壓力增加、運動量減少、吸煙等危險因素增多所致。而這些因素正是當今的白領階層的工作生活特征。
1.環境噪聲
有研究表明,凡居住工作在噪聲經常騷擾的火車站周邊或鬧市區的城市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率高于安靜的農村。
2.飲食不合理
膳食高鹽是中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低鉀、低鈣及低動物蛋白質的膳食結構又加重了鈉對血壓的不良影響。
吃鹽過多。流行病學和臨床觀察均顯示,吃鹽的多少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膳食中如平均每人每日攝入食鹽增加2g,則收縮壓均值增高2.0毫米汞柱,舒張壓均值1.2毫米汞柱。但改變食鹽攝入并不影響所有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過多吃食鹽引起血壓升高常有遺傳因素參與,也就是說,吃鹽過多僅對那些體內有遺傳性鈉轉運缺陷的病人才有引起高血壓的作用。中國人群食鹽攝入量高于西方國家,北方約為每天12克~18克,南方約為每天7克~8克。
低鈣。我國3組人群研究顯示,我國膳食低鈣可能促進鈉的升血壓作用。
低鉀。INTERSALT研究表明:中國人群尿鈉/鉀比值高于其他研究人群,收縮壓隨年齡上升而上升的幾率比其他人群大45%,從而導致25~55歲間血壓上升較其他人群為快。這提示中國人群的高鈉攝入量對血壓影響的程度大于其他人群。
低動物蛋白。14組人群研究表明,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的動物蛋白質熱量百分比增加1個百分點,收縮壓及舒張壓均值分別降低0.9毫米汞柱及0.7毫米汞柱。
3.飲酒吸煙
如果以每周至少飲酒一次為飲酒,則我國中年男性的飲酒率約為30%~66%,女性飲酒率約為2%~7%。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表明,持續飲酒者比不飲酒者在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增高40%。而吸煙與心肌梗塞的危險性密切相關,心梗危害與吸煙指數的平方根成正比。吸煙指數=吸煙包數/日×吸煙年限,吸煙量大1倍,危害性大4倍。吸煙量大2倍,危害性大9倍。被動吸煙與主動吸煙的危害性相同,甚至超過主動吸煙。
4.體重超重和肥胖。我國10組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和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都顯示,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近10年來,我國人群的體重指數均值及超重率有增高趨勢。
5.缺少運動
體力活動減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缺少運動會增加高血壓病人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
6.精神壓力增加
精神壓力對血壓的升高起著十分重要作用。情緒激動,不論是憤怒、焦慮、恐懼,還是大喜大悲,都可使血壓一時升高。長期處于精神壓力高的情況下,高血壓的發病危險就會增加三倍。
工作時需要高度注意細節,又不能帶來成就感,或使人感到自己沒有主動權、缺少工作安全感等,也可能與高血壓有關。
職場貼士:不要以同一份簡歷應聘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崗位,應針對不同的要求做相應改動,寫幾句量身定做的求職語句,表現出你對該工作的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