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關掉桌上的電腦,是白領們下班離開辦公室時的習慣。但記者近日采訪發現,相當多的白領能給電腦關機,卻不能給大腦“關機”,八小時之外的他們仍然與工作隨行。
涂女士是漢口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人事經理,被同行和朋友譽為生活職業化的典型。下班后,無論是同行聚會,還是朋友聊天,她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工作帶進自己的生活:有意識結交朋友,不斷豐富公司的人才庫;了解行業信息,交流經驗得失等。前不久的端午節,她還給人才庫里的備用人才逐一發送短信或致電問候。“這樣做一半是生活,一半是工作。說生活因為他們是朋友,說工作是因為他們是公司的備用人選?!蓖空f。
霍炬是一家商貿公司的總經理,負責傲衛牌高智能汽車防盜器在湖北市場的推廣工作。出于職業習慣,無論是同學聚會,還是和朋友在茶樓里喝茶聊天,他時不時會把話題往汽車防盜器上引,如問朋友安裝的是什么牌的防盜器,效果如何等。“防盜器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它?!被艟孀猿罢f。
社會文化研究專家、心理咨詢師何華彪介紹說,生活職業化與社會競爭壓力增大、自我追求更高等有關。都市白領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都或多或少地有生活職業化傾向。一般來說,該種傾向在營銷人員、媒體從業人員、警察等身上反映尤為明顯。
何華彪說,生活職業化太嚴重,會影響到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表現之一就是過分焦慮,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他建議,都市白領要注意消解工作壓力,努力做到勞逸結合。
職場貼士:將你的智慧應用到工作中來,你就會是公司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