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嘉賓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 馬達偉
近日,有學生向記者感慨,在一片“就業難”的聲音中,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依然能夠成為許多人眼中“容易就業的搶手人才”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發表了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會計專業就業遭遇寒冬。現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帶著疑問,本報記者專訪了校園招聘的“大戶”——普華永道的合伙人馬達偉先生。
校園招聘需求翻了一番
記者:普華永道今年計劃通過校園招聘招募到多少名應屆畢業生?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校園招聘上有哪些新變化?
馬達偉:今年我們計劃在中國內地招聘1000名畢業生,在香港招聘300名畢業生。我們將招聘人數從去年的580人提高到今年的一千多人。但在招聘要求方面并未出現大的變化,我們依然是從優秀的院校中招聘優秀的學生。而且在專業上也沒有特別要求。但比較之下,會計專業畢業生相對多一些,占到50%左右。
記者:今年的招聘人數為何會出現大幅增長?
馬達偉:首先,這是由公司業務的增長速度決定的。我們是在做長期的人才儲備,并非只盯住眼前的需要;其次,行業的蓬勃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外因。整個行業在發展,而我們可能會走得更快一些;再次,行業內人員流動速度快也是導致招聘需求增大的原因。有些人會在工作了三五年后轉投其他行業或企業。
不限專業 不看證書
記者:不少人認為,每個企業都需要會計,會計專業畢業生自然好找工作。您是否認同這樣的說法?
馬達偉:會計專業的學生大多希望畢業后能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現在看來,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大,但這不代表其他企業的人才需求。
記者:有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會計專業就業遭遇寒冬,其主要依據是企業希望招到有經驗的人,因而應屆畢業生就被冷落起來。普華永道是如何看待工作經驗問題的?
馬達偉:對應屆畢業生,我們不要求工作經驗。因為我們可以提供培訓,幫助他們得到相應的經驗。此外,我們每年也會從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招聘100至200個有工作經驗的人。
記者:“四大”在招聘時都強調不限專業,這是否說明專業在學生求職過程中的影響作用是很小的?
馬達偉:專業確實沒有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我們不限專業,也不會要求學生持有相關證書。我們招各個專業的學生,而且從以往經驗看,學科學、工程專業的人才反而會表現得更突出。當然,并非會計專業等業務性專業不受重視了。普華永道是一個講究公平競爭的企業,歡迎各方面人才。
青睞成績好、頭腦聰明的學生
記者:普華永道強調從優秀的院校中招聘優秀的學生,這是否意味著名校學生會更受青睞?
馬達偉:我們去清華、北大、人大、交大、復旦等院校舉辦宣講會,但我們接受的是來自不同地區和學校的簡歷。我們還去了沒有普華永道辦事處的城市的大學,如廈門大學、武漢中南財大。我們不可能每所學校都去,會著重在一些院校,但我們會真正接收其他地區、學校的學生。僅從北京來看,就涉及到了很多的院校。
記者:什么樣的畢業生才能邁入普華永道的大門?
馬達偉:成績好、頭腦聰明;有團隊合作經歷和精神;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有與眾不同的思考問題方式;懂得創新,顯示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特點;有職業概念,有不斷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有幽默感的學生是我們所青睞的。
記者:進入普華永道是不少在校生的夢想。對于他們,您有何建議?
職場貼士:電腦桌上的鍵盤和鼠標的高度,最好采取低于坐姿時肘部的高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腰背,頸部肌肉 和手肌腱等部位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