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今年的畢業生有50%以上都進入私營企業工作。這是不是意味著畢業生的就業取向已從傳統的進政府機關,進事業單位、進國有企業、進三資企業轉變到進私營企業?是不是意味著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已經轉變?
從近兩年公務員報名的火爆場面不難看出,社會地位高、薪水穩定誘人的公務員仍是大部分畢業生的首選。從對畢業生的一次抽樣調查來看,60%的畢業生畢業后首選政府機關公務員,而選私企的占30%。但這只是畢業生發自內心的就業意向,現實當中,考公務員的競爭激烈程度令畢業生望而生畏,各地公務員考試報名時常出現幾百人爭搶一個崗位的情況。
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的公務員報考情況相比,私營企業的畢業生吸納能力顯得更強。從浙江省人才市場每周三、五、六的招聘會來看,私營企業設攤招聘的比重最高,求賢若渴的態度非常明顯。私營企業已經開始吸引高素質人才的目光。以前大學生到私企就業總是顧慮重重,擔心私營企業規模小,經營管理水平低,個人沒有發展前途;懷疑私營企業管理不規范,家族制內外有別,福利待遇沒保障;還害怕私營企業工作不穩定,辦公環境差。而現在的私營企業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發展非常迅速。據統計,2003年浙江省實現生產總值9200億元,而民營經濟所占比重達70%,同時民企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人才市場的薪資調查已經表明,私營企業中高級管理層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資企業不相上下,私企靈活的用人機制和激勵手段為人才創造了比在其它單位更好的個人發展空間。隨著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私企工作也不用擔心四金交納等個人保障問題。而且這兩年,從各類人才招聘會上傳出信號:私企用人日趨理性,注重能力,不唯學歷和職稱。同時各大專院校、各級人才交流機構都鼓勵畢業生到私企工作,人才交流機構推出的人才交流平臺和人事代理服務更為私企接收畢業生創造了極好的條件。這些因素使得私營企業成為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力軍。
2005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將達到340萬。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已到十月份,但在各類人才招聘會上,仍然有許多2004屆畢業生還在求職,這其中不乏一些至今從未就業的畢業生。而另一方面,一些基層的私營企業,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私營企業出現招不到人才的狀況。在一場招聘會上,來自天臺的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無奈地說:“浙江省內畢業生太喜歡大城市了,都不愿到基層去,其實基層的工作待遇比在杭州好多了。是觀念在折磨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畢業生特別是那些一心要進大城市,進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的畢業生,必須要調整好就業心態、擺正就業觀念。
正如一位選擇到私企工作的畢業生所說的:在什么類型的單位工作并不重要,關鍵是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知識,在工作中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這最重要。
職場貼士:職場契約既同于婚姻,又不同于婚姻。它比婚姻透明,沒有婚姻的私密性和甜蜜感;卻比婚姻在解除上來得自由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