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渴望成功,我們總說等掙到多少錢以后一定退休,可是,掙錢的速度總是跟不上目標修正的速度。做學生的想畢業,工作著的想退休,據說很多退休了的又想上學和工作了。不要想太多,也許會更快樂一些。
最近,杜靈情緒很低落,手邊好多的工作提不起勁兒去處理,任由它們堆在桌上;電腦里面還有好幾個進行了一半的項目,不到最后關頭也不想去著手完成;答應了要打的幾個電話也不想打,等著對方主動出現。
這是杜靈在公司的第六年了,而他正步入大學畢業后的第十年。
前兩年的杜靈不是這樣的,同學們當中就他最生猛,四年里面換了四個工作,跳槽的理由每次都很有意思:第一次是因為分配到了機關單位,杜靈覺得自己并不適應論資排輩的工作環境,于是,不到半年就主動端掉了鐵飯碗;第二次是覺得公司的規模太小,沒有前途;第三次因為公司的老板總是喊錯他的名字,他便一氣之下另謀高就;第四次換工作是因為公司不肯為他配手機,他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尊重。
不過,杜靈是有資格挑挑揀揀的,因為一旦他投入一份工作,他便成了一部專為工作準備的機器,上班從不遲到,下班從不早退,手邊的工作沒有完成便沒有周末休息,幾次去公司找他,都看見他在辦公室的走廊上奔跑,還有同事伸著頭喊他接電話,甚至大年初一他還在外面出差。
杜靈的父母在他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就相繼去世了,我們都記得杜靈的口頭禪是———我跟你們不同,我是沒有靠山的,只有靠自己努力一點。所以,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們都很佩服杜靈,他一年又一年地忙碌著,尋找自尊和富足的生活。在他第五次換工作的時候,他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公司,在我們習慣了他一年換一個工作的時候,杜靈卻在這里一直留了下來。
留下來的杜靈陸續有了車子、房子、妻子、兒子和獨立的大辦公室,他就像一個武俠小說里無門無派的少年,在十年的辛苦拼殺之后,功成名就成了一代大俠。聚會的時候,總是他買單,我們有事情拜托他,他總有可靠的關系可以解決。沒有靠山的杜靈通過自己的奮斗成了別人的靠山,可是,在第六年,他忽然有了疲倦的感覺。
杜靈說,他是在凌晨兩點應酬完之后開車回家的路上忽然開始厭倦的。那天,他一邊開車,一邊看著淮海路上的風景,街燈很美,城市并沒有睡著,杜靈看見街邊一家店鋪居然還有十幾個人整齊坐著像在開會的樣子,他忽然覺得看見了自己。
畢業十年,好像在不眠不休地努力工作,就像完成生命的作業,那個晚上,杜靈覺得自己的作業似乎已經寫完了。沒有外債,沒有貸款,家里的存折上有不錯的數字,好幾天沒有和孩子一起吃晚飯了,跟老婆約會更是久遠的事情,他只記得自己買過很多的禮物給他們,為了一次次在節假日的出差或是失約。
杜靈清晰地想起這些年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擁有平靜的家庭生活,他又開始了跳槽的計劃,找一個輕松一點的工作,工資可以是現在的一半,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在尋尋覓覓之后,杜靈發現回去原來是不容易的。首先是妻子,已經在計劃著換一棟獨立的別墅了,將要上小學的孩子又打算進一家昂貴的雙語學校,公司里則在這時給他加了15%的工資,而且幾次面試提供給他的職位卻沒有一個是輕松一點的。
職場貼士:如果有大型外企,如世界500強的實習機會,一定要抓住,如果實習好的話,你可以直接留下,如果留不下,也增加了對工作,對職場的了解,也是找工作的資本,很多公司都很注重你實習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