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一個姐妹和一個學弟來電話閑聊時,傾訴了他們共同的煩惱——想要找個“靠山”,但卻不知道究竟該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那位學弟的情況相對“簡單”一點,他在單位辦公室負責財務工作,遭遇的上司動不動違規報銷票據,甚至連借條都不愿意寫就“借”單位公款。因此學弟處于兩難選擇,既不敢得罪上司,怕丟掉飯碗,更擔心一旦出現意外,上司可以毫無痕跡地推脫責任,而自己就是替罪羊。于是他想把上司作為“靠山”,在滿足上司不合理要求的同時,換取自己的利益保障;而那位姐妹的遭遇也不是十分復雜,她是單位的行政人員,本單位一位頗有些權力的領導頻頻利用不同的接觸場合,暗示對她的喜歡,甚至動手動腳騷擾,而她頂頭的上司則壓制她的升遷和發展,為此,她也有“吊”那名領導“胃口”的想法,但又困惑自己該不該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犧牲自己把該領導作為“靠山”。
“靠山”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自己可以依托的力量。人的工作、生存不是個體行為,需要得到組織和領導的支持、鼓勵乃至提攜。但本該如此單純的關系在許多單位已經庸俗化、復雜化,形成“靠山”、“后臺”說。而所謂的“靠山”,古已有之,并正從中國歷史的齷齪封建官場到現在的大小單位“繼承發揚”。
究其原因,首先是體制的問題。大凡過份集中的權力導致權力的濫用,而權力的濫用則可能導致處于弱勢地位的小人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些領導官員不自重、不檢點,修養差、品質低,下屬一旦違抗領導無理的要求后,輕則找機會“穿小鞋”、找茬子,重則利用借口貶低你的職位乃至逼迫你丟了飯碗,失去生存的保障。因此,一般職員有苦難言,許多事情不得已而為之。可這樣的后果,往往遷就縱容了上司的卑鄙行徑,傷害了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導致單位惡俗之風泛濫,一些領導干部為所欲為,以公謀私,甚至不知廉恥,稱王稱霸。其次則是所謂的官場“潛規則”,某些官員或領導之間培植自己的羽系,拉幫結派、明爭暗斗,以損傷單位的利益為手段,以謀取職權財色為目的。譬如,你是某官員的“人”,別人就心照不宣地不敢對你欺侮,你要是沒有“后臺”撐著,難免舉步維艱,處處為難。另外則是一些普通職員相互攀比,自甘墮落,投桃報李,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人格,博取可憐的“事業”發展契機和職位。 于是,人們出于保護自己或是為日后升遷的目的,不惜一切地為自己造一個自以為穩固的“靠山”。
如此說來,像我這兩位朋友屬于公務員或國企員工,他們對“靠山”的害怕、遷就,甚至是縱容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我們不妨世俗一點,排除所有的因素,簡單地從“投入”和“產出”來算個賬,看看他們找靠山付出這樣的代價是合算還是虧本。職稱、權力、金錢等利益是可生物,也就是說隨時可以得到或者隨時可能失去。而尊嚴人格是不可生物,失去了就無法挽回。如果本文中列舉的女士為了一點甜頭就出賣身體她只是淪為權力工具可悲的玩偶。再從另一個角度作比較,你付出的違規違紀行為擔當的風險是自己真正的前程。如前一位的財務人員,一旦出現意外,上司可以毫無痕跡地推脫責任,而自己就是替罪羊。
你對人有所求,其言必軟,其行必弱,就給了所謂的“靠山”一個居高臨下的機會。他可以貪得無厭地威脅你瀆職,對你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如果你身正影直,有時也難免擔心自己受牽制,受打擊報復。在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保留證據,依法起訴。毫無疑問,這是解決問題最直接最合理的辦法。但許多人的思維里并不愿意撕破臉皮這樣去做。因此,筆者的一些看法或許更為務實和便于實踐操作。其一,當所有人不是“靠山”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你的“靠山”。審計署李金華說過這樣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就誰也不得罪了”。所以,堅持不瀆職、不與不干凈的上司沆瀣一氣,把坎坷、困擾作為成長的挑戰和考驗,迎難而上、堅持自己的本分和原則,盡可能的在一些工作中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切斷某些不檢點上司欲傷害你的機會和借口。其二,成熟的人際交往觀可以使你避免和上司直接對抗,化解一些小危機。譬如一些女性遭遇上司性騷擾,如果沉默忍辱,等同于示弱和怕人知曉,反倒使自己的躲避成為對方得寸進尺的心理提示。而充分利用語言藝術言談中適時給予對方警告和這樣做后果的嚴重性,從心理角度提示對方停止不當行為。其三,保持淡泊心態,不要有不良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理,所謂的名利不要為目的而不擇手段,潔身自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素質和實力的提高上。當前社會,只要有實力,社會舞臺很為寬廣,就是有挫折和難關,也不愁找不到伯樂和施展才華的職位。
總之,工作生活中的確需要一個穩妥強大的“靠山”,不過,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個“靠山”其實就是你自己,由你的實力、原則、人格、尊嚴、智慧、勇氣、果斷、清醒等元素組成。這種健康有益、堅不可摧“靠山”,將更加促進你實力的提升、人格的升華、尊嚴的保值,你的人生之路也將愈加寬廣平坦,你的人生也將更加燦爛而且快樂。
職場貼士:工作時間:工作時間不要與同事喋喋不休,這樣做只能造成兩個影響:一個是那個喋喋不休的人覺得你也很清 閑,二是別人會覺得你們倆都很清閑
下一篇:忽悠老板的四大“法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與不同品性的人打交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