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眼下大學校園內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沒有經歷過考研的學生,意味著沒有讀過大學”。作為規避就業壓力的一條出路,考研被不少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掛在嘴邊。
不過在今年復習考研的高峰期里,畢業剛滿一年的往屆畢業生又成了考研大軍里的重要分子,而且往往是以毅然辭職為前提。放棄剛剛安穩下來的工作,揣著不多的積蓄,重新往學生隊伍里擠,圖的又是什么呢?
返校是緩沖心理壓力的無奈之舉
人物:章曉,女,23歲,一年前某高校本科畢業
去年畢業后,章曉借助了父母的關系,在一個市屬的教育單位找到了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成為了一位教師。穩定的工作,豐厚的收入,曾經讓許多同學羨慕不已。但是,一年見習期剛過,章曉就匆匆向校長提交了辭職書,回到家,拿出大學時讀的書本,準備考研究生,重返大學校園。
做出這樣的選擇,在章曉看來,其實是無奈之舉。
“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到大都被大人們寵著,所以性格比較自我,”家境優渥的章曉這樣分析自己的心態,“但是踏上工作崗位,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繞不過的麻煩。”
章曉所從事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外,更重要的是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對學生進行管理,長期以自己為中心的經歷,使得章曉根本無法適應各種各樣的學生。而同時,這樣的性格也使她覺得很難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系,經常因為一些無謂的小事就會激發同事間的矛盾,導致工作上的不便。
“讀書的時候我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真沒想到工作起來會這么困難”,章曉說,“突然離開象牙塔般的校園,發現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來適應面前的社會,一時間根本不能融入社會氛圍中。”
當這些問題不斷積聚,并且面臨爆發的時候,辭去工作,復習考研被章曉認為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辭去這份工作,主要是為了能夠好好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章曉說:“考研、讀研也是為了給自己更多的調整時間,緩沖一下,才能更好地面對社會的挑戰。”
我一直渴望回到學校
人物:劉俠,男,22歲,一年前畢業于浙江大學新聞系
上個月,劉俠剛剛離開了記者崗位,準備全力奮斗半年時間,通過研究生考試,回到浙江大學哲學系繼續自己的學業。
搬回學校宿舍,在教室自修,復習完了就去學校食堂吃飯,去操場踢球……從緊迫的工作時間和超常的工作量中脫離出來之后,熟悉的校園環境讓劉俠感到如魚得水。
“其實我一直都渴望能回到學校,也一直想要學習哲學專業,”劉俠說。事實上,劉俠當年填報大學志愿的時候就是迫于父母的壓力而報考了遠比哲學熱門和實用的新聞專業,大二時曾經想轉讀哲學系未遂,而在大學期間,他雖然學的是新聞業務,卻將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了學習西方哲學和文學上,言談之間,也動輒便是康德的哲學理論和波德萊爾的優美詩歌。在大學畢業前,劉俠曾經參加過藝術類的研究生考試,但是卻落榜了。因此本科畢業后,他出于現實的壓力而選擇了進入新聞單位工作。
“我覺得新聞單位的工作狀態完全影響了我的生活”,劉俠說,“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更要命的是沒有規律性,基本上是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我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自己喜歡的書。”
因此,在工作了一年之后的“倦怠期”,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有必要改變這種“志不在此”而又“疲于奔命”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了。回到學校,去學習自己最喜歡的西方哲學,成了他“聽從自己內心召喚”的舉動。而在他心目中,“讀書”成為了“避世”的選擇,“我很后悔自己過早被卷入社會的洪流,現在我只想回到學校去。”
現在,他一心期待著進入哲學系學習,通過改變專業方向來改變個人生活。而在所有這些改變之前,他覺得自己最需要的,是多享受兩年安逸的大學生活。
我找回了一顆平常心
人物:沈斌,男,28歲,今年從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理學院畢業
4年前,從浙大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沈斌進入了一家規模較大的軟件公司,開始了軟件開發的工作。
一向成績優異的沈斌在軟件開發崗位上十分得心應手,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干,月薪也漲到了近8000元。但是,因為在校期間失敗的考研經歷,沈斌一直對自己沒有信心,“當時的感覺是,一下子就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了,也是一下子拿到了高薪,雖然業務上沒遇到什么難題,但是始終對自己沒有信心,在IT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上,我總覺得自己遲早要失敗的,心態開始失衡。”
工作6個月之后,沈斌辭職考研。靠工作半年的積蓄,沒有后路的沈斌考上了研究生。當時他的考試成績并不理想,很有可能要轉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當時就一心想回學校讀書,覺得不能再等了,直接就去聯系了那一年不太有人報考的制冷專業”,沈斌就這樣從工作崗位上又回到了學校,而因為考研失敗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的陰影也不再糾纏于他。
“畢竟是辭職考研,沒有后路。只要能夠去讀研究生,不管什么專業都行,讀了研,心態也好了很多。”沈斌說,“那半年的工作經歷,同時對我的學業也有好處,使我清楚地明白該學什么,怎么來學。畢竟,要把學到的東西馬上用到工作上,是不可能的。”現在,在通過兩年半的研究生學習順利獲得碩士學位之后,沈斌又回到了原來的崗位上。
“雖然工作和原來相比還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但是個人的心理卻和那時候完全不一樣。現在,我已經能夠很成熟地去面對任何壓力了”,沈斌深深地慶幸自己當年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可以說,在剛剛大學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中,很多人并沒有做好直面競爭和壓力的準備。在突然出現的職業壓力面前,一部分人通過艱苦的磨合熬過來了,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在無望的情況下找到了“救命稻草”———考研。雖然讀研對于大學生來說,是給自己一個提高學術能力水平的機會,而且可以在職場中有更強的競爭力。但是如果只是想躲避就業的壓力,而抱著逃避的心態重新回到學校,結果還是會讓人失望的。因為在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之后,即使順利地讀出了學位畢業,還是要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這一點是始終無法逃避的。
職場貼士: 至少一天到戶外一次,如果可能的話,散個步。陽光和運動對你的注意力、心情還有記憶存儲都有好處。
下一篇:三大招數 破解職場迷魂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復職:好馬能吃回頭草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