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是走向社會還是繼續深造?2014年應屆畢業生給了我們答案:根據對52461名2014屆應屆畢業生的回收問卷統計:76.3%的畢業生在畢業后選擇就業,14.5%的人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5.4%的人選擇出國繼續學習,選擇創業的比例為3.2%。
與2012年、2013年相比,2014年更多的學生選擇就業,比例由2012年的68.5%上升至2014年的76.3%,而選擇繼續學習深造的學生比 例則有所下降,尤其是選擇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由17.5%下降至14.5%。專家認為,這說明當前大學生對待高學歷的態度漸趨理性,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盲目地尋求高學歷,而選擇步入職場積累工作經驗。此外,選擇創業的學生比例也有所下降,比例由2012年的5.8%下降為2014年的3.2%。
綜合來看,2014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由2013年的699萬上升至727萬的大背景下,今年進入就業市場的應屆大學生數量將創歷史新高,今年的應屆大學生就業相比往年競爭會更激烈,情勢更加嚴峻。
最不愿從事客服、銷售、生產加工
2014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的前三大行業依次為IT、金融、貿易,畢業生實際就業的前三大行業依次為制造業、IT、制藥醫療。相比而言,落差最大的行業 是政府機關和制造業。雖然應屆畢業生對制造業期望值不高,但實際就業率卻相當高,說明制造業雖然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力相對較弱,但由于行業體量大、招聘人 數多,對于應屆畢業生的吸納能力較強。此外,華東地區也是中國制造業、汽車產業的重要地區,人才需求量較大,因此提供了較多的就業崗位。
從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最不愿從事的崗位來看,客服、銷售、生產加工位居前三。客服類職位勞動強度大、報酬較低,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也不高,因此較難受 到大學畢業生青睞;銷售類職位長期以來一直不受學生歡迎,而從職場現狀來看,銷售類職位是供應量最大且回報頗豐的崗位;生產、加工類職位也因與大學生較多 從事辦公室工作這一趨向不符,因此大學生較少愿意從事這類崗位。
簡歷、面試到獲得Offer
在2014年西部地區的畢業生中,39.7%投遞的簡歷數在10-30份之間,所占比例最高;其次,27.5%的畢業生投遞的簡歷數在10份以下;再 次,18.6%的學生投遞的簡歷數在50份以上;投遞簡歷數在30-50份之間的占比為14.2%。總體來看,在參與調查的應屆畢業生中,平均每人投出 25.7份簡歷。
2014屆西部地區應屆畢業生中,93.1%均獲得過面試機會。其中,獲得3-5次面試機會的占35.3%,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獲得5-10次面試機會 的畢業生,占比為21.6%;再次是獲得1-3次面試機會的畢業生,占比為20.6%。截止2014年2月底,4.2%的應屆畢業生尚未獲得任何面試機 會。總體來看,參與調查的應屆畢業生平均每人獲得5.2次面試機會。
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2月底,西部地區30.9%的應屆畢業生尚未拿到任何offer,五成多學生擁有1-3個offer。總體來看,平均每個應屆畢業生擁有1.8個offer。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成績、名校畢業對于畢業生成功獲得offer的作用并不明顯。這一現象與企業選拔應屆畢業生時的標準有關。企業在選拔人才時更加關注學 生是否有與崗位相關的工作經驗,而不再將專業成績、學校等級作為選擇人才的硬性規定。因此,優簡歷網認為畢業生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簡歷,必要時可以來優簡 歷網給簡歷免費做個評測,幫助自己更好的寫好簡歷。
信息缺乏,信心缺失,需樹立正確職業觀念
此次智聯招聘調查普遍發現,校園招聘活動中常見的宣講會、介紹會、就業指導等很難讓畢業生深入了解企業制度、文化、職位定位和自我職場規劃。畢業生對職場 信息的缺乏,導致自我職業道路迷茫。加上來自社會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畢業生在受到求職打擊、四處碰壁的情況下,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狀態,掉落悲觀 的情緒中失去方向。從而失去信心,不敢投遞簡歷或選擇逃避就業。通過百度指數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家對于專業的就業前景其實并不了解,只能通過網絡搜索的方 式了解,而這方面的信息獲得往往是不系統的。
相關專家認為,對于職業規劃方面的培訓缺失,讓大學生求職者就業的時候也更加迷茫,但真正的職業規劃只能真正從企業里實習開始,任何紙上談兵的職業規劃意 義并不大。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首先需要自我分析,將興趣與職業相結合,明確個人優勢與選擇方向。先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再去計劃怎么干。 其次,自我定位還需依照市場價值,發展自我優勢,避開人多擁擠,尋找另一片廣闊天地。第三,不必存在過分自卑心理,求職路上磕磕絆絆實屬常事,“尺有所 短,寸有所長”,經營好自己的長處,積極面對,主動推銷自己。
下一篇:職業規劃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未來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參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