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我有一個關系很好的同事,她叫王爺。王爺特立獨行的風格簡直讓人沉醉癡迷,但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王爺在公司并沒有那么多的朋友,于是我忍不住問她,是否覺得孤單。
王爺問我:“孤單的定義,到底是什么?把你置身于一群人中,跟著他們一起嬉笑怒罵就覺得不孤單嗎?所謂朋友,就是解決你孤單的工具嗎?”
那時候Sunny剛剛從毛衣組調過來,坐在王爺對面。初來乍到,第一天就帶了雙份的零食,休息時遞給王爺,分給周圍的人。Sunny把組內每個人的微信都加了一遍,只要有誰朋友圈發狀態,她都第一個點贊,然后說一堆讓人開心的話。但是其他人看在眼里的是,不管那條狀態底下有多少條回復,總歸沒有人回復她。同樣地,她每條狀態下面,基本上沒有組內任何一個人的點贊和評論。
午飯的時候,我和王爺聊天,說到Sunny,覺得她其實也蠻可憐的。王爺低頭吃鰻魚飯,沒有理我。我接著說:“真的,我覺得你們組的人其實有點過分了。”王爺咽下口中的飯,看著我說:“可憐嗎?她是把社交友誼看得太廉價了,哪能吃吃喝喝、隨便搭搭話就和別人成為朋友呢?雖然說感情的事,要付出才有回應,但是付出之前如果連對象也不看,那就是自討苦吃了。認識那些與自己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有必要嗎?在他們每天談論婚喪嫁娶的時候,我覺得和他們多待一秒鐘都是在浪費時間。有些人可以被歸類為朋友,但有些人僅能止步于同事——除了工作關系,我們沒有別的交集。”
接下來的一個下午,我注意到只要是有人叫Sunny做事,Sunny就會很開心地去幫忙,然而幫過之后,除了一句簡單的“謝謝”,別人也并沒有給Sunny太好看的臉色。下班之后,大組聚餐,名單里面漏掉了Sunny,她只淡淡一笑,說:“沒關系,我正巧約了人,就不去了。”我因為事情沒有做完,和領導說晚些去,最后竟不知不覺忙過了頭。打卡下樓的時候,想著干脆別去了,給領導發了信息,打算去便利店買個面包,卻發現Sunny坐在便利店的椅子上吃盒飯。
原本我想上前打個招呼,誰知道卻被一只手拉住,回頭一看,正是王爺。
“她坐了有一會兒了,想必心情不好,你上去叫她,只會讓她尷尬。”王爺低聲和我說。
那天王爺和我講了一個故事。她說,每個人都有犯傻的時候,曾有一段日子,她也一樣。上大學那會兒,通過朋友認識了新的朋友,總覺得和他們是合得來的,卻不料別人私下根本沒有把你納入圈子里,有活動也好,有心事也好,你都不會被選為參與者。好多看起來的投緣不過是逢場作戲,不要以為你掏心掏肺,別人就會善待你的友誼。有時候,一群人聊的事情,其實你根本不感興趣,但是還是想要插嘴去附和,以為別人會因此而注意到你,其實到頭來,都是自己在演獨角戲。
王爺看著我說,你總擔心我在公司里沒有朋友,我卻一直認為,朋友是因為氣場相合才彼此吸引,而不是刻意為之。好比我跟你,似乎從來沒有特別舉行什么儀式,昭告天下“我們是朋友了”,但我們卻依舊交往得很開心。所以,我從來不會為了解決“孤單”這個問題,而讓友誼變得廉價。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一直是我信奉的價值觀。
我說,那我們應該去和Sunny說一說這些事,我覺得你應該去勸勸她,一方面你是女生,另一方面你有過感同身受的經歷。
王爺搖搖頭,把喝完的飲料瓶扔進垃圾桶里,說:“永遠不要以為自己是誰的救世主,我們救不了別人。相信我,能讓她活過來的,除了上帝的偶然安排,就只有她自己的徹底清醒。”
雖然王爺執意認為這些事情不要去提醒,但是我還是私下寫了一封郵件給Sunny,內容不多,我只是告訴她,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別人身上,不如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下班的時候,我收到Sunny的郵件,只有簡單的兩個字:謝謝。
半個月后,Sunny申請調組,但是人事告訴她其他組沒有人員需求,最后Sunny說她可以接受外派。那個時候海外事務所人不多,申請其實并不難,但是很多本地的員工并不想去那么偏遠的地方,因為工資并沒有比國內高出多少,而環境比國內還要差。但Sunny還是執意申請了,回頭到我座位邊上,遞給我一瓶酸奶,說:“謝謝你。”Sunny笑得很輕松,然后開始收拾東西。
Sunny去了海外之后,每每我們開電視會議,基本都能看到她。聽說,她去了海外之后,很快就成了主心骨。因為人少,所以交際圈子簡單,大家沒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想著開心工作,氛圍很好。后來Sunny作為海外事務所代表回來的時候,以前那些同事突然都擁上去問東問西,好像迎接歸國友人一樣。Sunny一年之內連升三級,我和王爺說起,王爺笑道,好歹她終于知道自己要什么了,這可比什么都重要。
Sunny過來和我跟王爺打招呼,我說,看你越來越好了,真替你開心。Sunny大方地笑,說,謝謝你的信。轉身又對著王爺說,還有,你的面包。
點擊下載__樂讀APP(Android)__每天更新好文章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