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說到泥瓦工,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難成大器的行當。可是,江蘇省寶應縣僅有初中學歷的泥瓦工崔侖明,卻把這一行做到了南極。他憑借一身過硬的本領,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還成了眾多歐美國家高薪爭聘的對象。
自強不息
常年“洋打工”練就過硬本領
今年40歲的崔侖明是江蘇省寶應縣人。由于家境貧困,他初中畢業后就輟了學,和父母一起種地。3年后,為了多賺點兒錢,他來到涇河鎮晨豐對外建筑勞務輸出公司,當了一名泥瓦工。
崔侖明所在的建筑公司掛靠于中鐵集團,經常有出國務工的機會。
1994年,公司在坦桑尼亞承接了一項水壩建筑工程。由于坦桑尼亞國家較窮,各方面條件都不好,收入也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可崔侖明覺得到國外做泥瓦工能學到新東西,就主動要求去,并很快被批準了。
由于坦桑尼亞的泥瓦工技術很差,崔侖明一到那里,就成了“師傅”。他手把手地教當地工匠,每天都在工地上工作十幾個小時。其間他不僅積累了在熱帶地區施工的經驗,還學會了管理涉外建筑施工。慢慢地,他成了泥瓦工中技術過硬、善于管理的人才!
崔侖明又先后被公司派往以色列、阿爾及利亞、印度和英國等地做泥瓦工,并因此積累了在沙漠等環境惡劣的地方施工的經驗。
2004年,公司派崔侖明到北歐挪威納爾維克做泥瓦工。那里地處北極圈附近,冬天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氣候異常惡劣。崔侖明和隨行的技術人員想了很多辦法,克服了無數困難,終于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挪威工作兩年后,崔侖明積累了在高寒地區施工的經驗,為他后來被派往南極施工打下了基礎。
從挪威回國后,崔侖明憑著多年出國做泥瓦工的經歷和高超的技能,被公司提拔為業務主管。此后,他又先后幾次被派往國外從事建筑工程。其中,他參與援建的南非大學城以及我國駐安哥拉大使館等項目,都受到了中鐵集團領導的好評,崔侖明也因此受到中鐵集團高層的器重。
2007年9月,我國國家科學考察隊(以下簡稱科考隊)計劃對南極進行第24次科考,將在南極完成一些被列為國家重點工程的項目建設。國家把任務交給了中鐵集團。中鐵集團領導經過慎重考慮,認為崔侖明有把握完成這項任務,就讓他牽頭組成一個包括自己在內的12人建筑施工隊伍。11月3日,崔侖明等12人和科考隊的科學家們一起,登上了開往南極的考察船“雪龍號”。
打工極致
在南極做泥瓦工有何不同
崔侖明一行剛到南極,當地惡劣的氣候就給他們來了個下馬威。當時,他們的船停在南極拉斯曼丘陵旁鴛鴦島附近的海面上。就在大家準備下船時,忽然刮起了10級以上的狂風,萬噸巨輪在南極的汪洋上像一片樹葉般顛簸了一天一夜,所有的人都吐了個天昏地暗。那天恰好是極晝,24小時都是白天,加上雪的映襯,強烈的紫外線照得人頭痛欲裂,非常難受。直到30多個小時后,由于寒冷,船體被凍在了冰面上,情況才好了一些。
崔侖明一行的主要任務是到位于南極深處的“冰穹A”地區,建設一個集科研辦公樓、廢物處理中心和污水處理中心等10項后勤保障項目為一體的大型工程。由于“冰穹A”地區科考戰略地位特殊,因此成了南極考察4個必爭點中僅剩的一個點。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國都已明確表現出建站的態勢。而根據《國際法》和《南極條約》規定,南極無國界、無主權。也就是說,“誰占誰得”。所以,他們一行必須搶在其他國家的前面。崔侖明感到肩上的擔子非常重。
風停后,崔侖明帶著工人,經過9天的艱難跋涉,終于來到距中山站806公里的“冰穹A”地區。這時他發現那里看不到一點兒土壤,地面上除了積雪,就是堆積如山的石頭。沒有土壤就無法打樁,而打樁是施工的第一個步驟。為了順利地實施計劃,崔侖明想了個辦法,用千孔鉆先在巖石上打洞,再埋入鋼筋,最后加灌,制成了經過抗凍處理的混凝土,這才解決了施工難題。
盡管困難重重,可崔侖明顧不上了。為了搶時間,他帶著工人,每天都工作15個小時以上。由于勞累過度,他的體重驟然減輕了8公斤,臉也被曬成了紫色。
經過艱苦努力,崔侖明等人終于把地面基礎打好了,接下來需要吊裝地面上的建筑。建筑物一般有幾十噸重,而由于南極的風特別大,被吊車吊起來的建筑物在空中直打旋,根本沒法套進地面的螺絲孔中。實在沒有辦法,崔侖明只好鉆到建筑物下面,一邊手工校正,一邊指揮吊車。幸好他膽大心細,指揮準確,否則,萬一建筑物落下來,他就會被壓成肉餅。
南極的風經常達到20級以上。刮起狂風時,籃球大的石塊都會被大風吹得亂飛,根本無法施工,人必須回到室內避風。有一次,崔侖明正帶著大家施工時,忽然又刮起了狂風。多虧他事先考慮周全,在工地與住處間拉起了一根鋼絲繩。大家當即抓著繩子,摸索著行進。突然,一塊半斤多重的石頭猛地擊中崔侖明的胸部,疼得他差點兒松開手中的繩子。崔侖明知道一旦松開繩子,人就會被風吹走,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此,他咬著牙,緊緊地拉著繩子……半個多小時后,他們才艱難地走過那幾十米距離,回到住處。結果,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受了傷,其中一個建筑工人的胳膊竟然被狂風吹起的石塊擊骨折了。
這還不算最險的。幾天后,崔侖明帶著幾個人往工地上搬運物資,在路過雪原的時候,他感覺腳下一軟,一下子掉進了雪窟里。幸虧他反應快,在掉下去的瞬間,下意識地伸開了雙臂,把身體撐住了。
隨后趕到的科考隊員把崔侖明拉上來后,往雪窟里一看,都嚇了一跳。原來,那是一條至少幾十千米長、1米多寬的雪縫,深達1000米以上。崔侖明如果不用雙臂撐住身體,人就會掉入這“無底洞”,后果不堪設想!
揚名南極
成了多國高薪聘請的專家
在南極工作,其實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天氣好的時候,南極晴空萬里,企鵝、海豹和海象就好奇地跑到崔侖明他們施工的工地附近,憨態可掬地歪著頭看著他們,一點兒也不怕人,崔侖明愛上了這片土地。
崔侖明一行最后也是最艱巨的任務是改建熊貓碼頭。熊貓碼頭是我國南極考察站專用碼頭,因年久失修,再加上一些外國考察站的人經常偷偷地利用熊貓碼頭裝卸貨物,所以損壞比較嚴重。那里到處布滿了巖石,水面上全是半米厚的冰。改建熊貓碼頭需要在狂風暴雪和極度嚴寒的條件下,在水面上施工,這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
下一篇:外企求生關鍵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癡迷于從成功人士的傳記中尋找經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