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周先生一樣,很多職場人士,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看似表面平靜舒適的“溫水“狀態,已然成為一種眾多職場人中較為普遍的”難言之隱“。新人輩出促生無力感
身為外企銷售部經理,葉子偉的內心壓力不僅僅是連月上漲的銷售任務。已然三十有余,有車有房,生活也算有了一定品質,但跟一些大款同學相比,何嘗不是精打細算?
去年,又貸款七十多萬,購置了一處房產,壓力更大了,而事業上,只有葉子偉自己明白,看似風光平靜的表面,背后的發展空間卻有限,而眼下一時還無從發現更高空間。
看著自己近年親自招聘的新人,葉子偉心里只有嘆“后生可畏”的份兒,他們不僅學歷高,英語流利,更有甚者,德語、法語、韓語等不在話下。年輕人的沖勁十足,出差加班舍得“拼命”,身體也扛得住。“社會在不斷發展,現在年輕人的起點比我們那時候高,不出三五年,他們的勢頭必將銳不可擋。”葉子偉說。重復工作少新意
“雖然每天我工作很努力,可是在重復工作,每天都有那么多新資訊誕生,而自己好像離那些很遠,內心感覺無能為力。”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策劃工作的李南說道。
剛到公司的時候,李南可謂一個“工作狂”,干勁十足,并為自己制訂了三年內的目標,而今,身為策劃部主管的他,在他人眼中,屬于行業“資深人士”,但他自感下不來,上不去,每天少有新鮮的東西“刺激”到他,令他難以產生工作激情和動力。
“只出不進的感覺是可怕的。”李南坦言,總聽著身邊同學朋友出國了,跳槽了,或高升了,內心總是壓力重重,而自己似乎只在既定軌道上不停旋轉,一旦看到不懂的新事物,就無來由地緊張,雖然充電總是在堅持,但似乎對眼下的工作,很難有切實的幫助,而行業真正的“制高點”,自己似乎也不那么明了。
職場貼士:投遞簡歷:不要以很高的頻率發送簡歷,避免在一周之內重復發送至同一家公司,這樣很可能引起招聘單位的反感,讓大好的工作機會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