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生活節奏加快,繁忙的工作加上缺少運動,使得自己老處于疲憊的“亞健康”狀態。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正確地運用人體力學原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疲勞問題,可以獲得舒適和安全,減少疲勞和傷害的發生,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不正確姿勢會影響健康
友誼醫院的有關專家指出,人體力學就是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如何維持和掌握身體正常的平衡,使身體各部分正常作用并保持合適的身體姿勢的一種科學。大家都知道,人體的活動是由骨、關節和骨骼肌共同完成的,它們在神經的調節和其他系統的配合下,對身體起著保護、支持和運動的作用。在運動中,骨骼起著杠桿作用,關節是運動的樞紐,骨骼肌則是運動的動力。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動作主要使骨骼繞軸旋轉,繞軸旋轉可引起杠桿作用,人體的活動主要是杠桿作用,而且與姿勢有密切的關系。正確的姿勢有助于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進行,且只需最小的能量輸出,就能發揮最大的工作效能。而不正確的姿勢,容易使肌肉產生緊張和疲勞,嚴重時可造成肌肉、肌腱的損傷,進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專家支招消除疲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采取下面的姿勢以防止疲勞、受傷,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站立、行走、蹲下或起立時要保持大的支撐面,兩腳至少保持10—1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使重心恒定,并平均分布重量。
第二,避免長時間地用一側手臂提物。最好能將所提物品靠近身體前方,這樣可使重量分布均勻并預防身體前方扭轉和改變重力線。
第三,在搬運物品時,兩肘部盡可能地貼近軀干兩側。
第四,用全力轉動代替軀干轉動,避免不均等的肌肉緊張造成正常重力線的改變。
第五,站在要移動的物體的近旁,盡可能地用推或拉物品,少用提取的辦法。
第六,如能伸直軀干可完成的工作,就不要長時間地彎腰去做。在低平面工作時間較長時,可采用蹲或跪的姿勢去完成。
職場貼士:勿要過于追求完美和公正,自己盡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