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許多的電話在響/許多的的事要備忘/許多的門與抽屜/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如此的慌張/我來來往往我匆匆忙忙/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忙忙忙,忙忙忙……”大約在五六年前,臺灣歌手周華健曾經在一首歌中這樣形容一個人是怎樣忙碌和迷茫,但在今天,這種被稱為“快節奏綜合征”的心理疾患正在都市的白領人群中蔓延。
26歲的小駱曾經是一家大型合資企業的部門經理,有錢有房有車,人人羨慕。前些時候,他所在的公司給他升了職還加了薪水,按理說升職本來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情,但他卻因此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巨大的壓力。他不想做得比前任差,不想讓所有關心他的人失望,他不愿輕易接受別人的幫助,他要靠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只有拼命地去努力,可越是急功近利,工作越是做不好。再加上感情上受到阻力,他開始對自己喪失信心了。他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厭倦,完全沒有原來對工作興致勃勃的感覺。每天早晨剛走進辦公室就覺得在非常疲倦,手邊的文件也沒心思處理。令他心驚的是,每天進行的是周而復始的工作,策劃一個比一個難有創意。
自此,他害怕碰到熟人,一見到熟人就會很緊張,說話也很不自然,時時感到周圍的人在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
鄭先生在最近的8天里只睡了4個晚上。他眼圈發黑,眼睛里布滿了血絲。他常常感到自己的軀體和靈魂是分離的。迄今為止,他已經被“快節奏綜合征”折磨了整整兩年。
鄭先生是從事電信行業的,一做就是十幾年。隨著電信技術的更新速度與頻率越來越快,他也愈發感到危機,這樣的危機不僅來自于本身所學知識急需更新換代,還來自于周圍同行們的競爭壓力。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他已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感覺。朝九晚五的正常上下班對他來說竟成了奢望,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把活帶回家做也是常有的事,可是,他還是感到時間不夠。而且他感到疲勞、吃力、頭昏、腦脹、不思飲食,沒有興趣與家人交流,甚至經常頭痛失眠,焦慮不安,他感到自己就要垮了。
據重慶醫科大學心理教授介紹:現在白領階層成人門診的主要“客人”,在每天接診的150名患者中,有八成為白領人士,他們大多患有頭痛、厭食、月經不調、陽痿早泄等身心疾病。
重慶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理科教授岳鳳指出,由于都市白領長期處在“快節奏”保,大腦經常處于緊張、連續快速運轉的狀態中。應接不暇的生活與工作使大腦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和輕松,精力壓力過大,往往產生緊張、沉重、不安和憂慮感,身體也出現了一些類似神經官能癥的癥狀。這就是現代人的所謂“快節奏綜合征”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產物。
岳教授說,患者必須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什么時候該緊張忙碌起來,什么時候該放松休閑一下都要有一個安排,也就是生活應該有張有弛;同時,還要有豁達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無憂的生活態度,不要讓個人情緒化的東西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學習;要學會“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保持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職場貼士:每一個員工都必須明白,老總不是慈善家,他也做不了慈善家,他只會為你的使用價值買單。
下一篇:跳槽真經:外企白領加薪的N種必要條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兼職白領一人腳踩幾條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