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組織結構向分散化、虛擬化、智能化發展,知識與知識主體的不可分離以及主體行為的不可察及不可度量,使得人力資源管理也越來越困難。管理者從控制下屬變成支持下屬,下屬員工的角色也相應由被控制變成被支持,領導不再依靠權力而是靠知識和能力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領導方式發生變化。總之,在這種大的環境下,HR管理的對象性質、管理內容、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互聯網企業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解決好資金和技術問題,是經營好企業的現在,而解決好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則是經營好企業的末來,是關系到互聯網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互聯網企業都重視企業的發展速度,忽視企業內部的HR管理。致使互聯網企業管理跟不上其發展速度。尤其在企業發展初期,速度壓倒一切的情況下,HR管理問題就退居次要地位,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弊端日益凸現。
下面,我們就對互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的HR常見誤區逐一剖析,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對互聯網公司的HR管理有所幫助。
誤區一:強調招聘有工作經驗的員工
絕大部分的互聯網企業在招募員工時,都要加上應聘者具有2年以上計算機及相關工作背景的條件,強調新招來的員工不需要多少培訓,馬上就能夠投入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而極少有企業考慮應聘者的潛在素質、道德責任等因素,缺乏科學的人員甄選程序。這樣甄選人才使企業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所急需的人才,但從長期來看卻增大了企業員工流動率,降低了企業穩定性和增大了技術信息喪失的風險。正如塞迪網內容與技術負責主任所說:“我們對應聘的人都要試用。說實話,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制定一個合適的標準,只好先讓他們試一試,唯一能夠明確的,就是我們需要人,這種日子持續了幾個月,公司用過的員工已經超過千人,留下的和離開的新人比例幾乎達到1:1。”
對策:
1. 重新規劃企業的招聘:
做好人力資源規劃,互聯網企業的HR人員需要通過調研的方法,了解現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明確企業經營目標,確保在適當的時候,為適當的職位配備適當數量和類型的工作人員。
斯蒂芬·P·羅賓斯給出了人力資源規劃的三個步驟:(1)評價現有的HR;(2)基于企業發展的末來需要的HR;(3)制定滿足未來HR需要的行動方案。
2.恰當的甄選手段:
互聯網企業在進行人員甄選時,不僅要看重應聘人員專業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查應聘崗位所需的技能知識和應聘者的潛在素質(操作、判斷、決策、人際溝通),以及對工作的態度和道德責任感……這決定員工未來的工作績效和對企業的忠誠度,同時也是我們選用何種甄選手段的依據,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履歷審查法,來了解應聘者的專業技術水平,看其工作經歷和履歷表是否一致,確定其道德責任感,韓國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說:我們這樣做,工作量很大,但事關企業發展命運(企業很可能就壞在我們今天所招聘的這個人身上),我們不相信,連履歷都要做假的人,能夠做好本職工作。
3.選拔適應本企業文化的應聘者:
職場貼士: 至少一天到戶外一次,如果可能的話,散個步。陽光和運動對你的注意力、心情還有記憶存儲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