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溝通的差異表現在:
(1)溝通的目的不同。男性往往試圖通過溝通強調地位、能力;而女性往往期望通過溝通建立良好關系,這種差異具有實實在在的挑戰性。
(2)處理沖突的方式不同。遇到不同意見或沖突時,女性強調化解矛盾,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她們使用表示情緒和親密的語言溝通;而男性強調獨立和控制的愿望,他們的溝通語言是要表達地位、權力和獨立,他們在意是否高人一籌。男性常常比女性更直接地表達不同意見,而考慮對方的感受不多,女性多使用迂回的方式,她們更多考慮到沖突方的感受。
沖突中,女性希望講清楚說明白,而男性不希望糾纏不休,并且不需要得出一個清晰的結論,所以他們時常就會以沉默對待。女性感到最不能忍受的是對方不說話,而男性最不能忍受的是喋喋不休。
有了沖突以后,女性容易浮想聯翩,會將以前的種種不滿一起拿出來算總賬,認為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累加的結果;而男性更多是就事論事型,即便有過從前,大多不會出現累加效應。所以他們的情緒反應就不同。
(3)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不要認為吵架都是壞事,這是在雙方難以穩定情緒時可選擇的溝通方式之一,只要雙方本著充分闡明自己意見的看法,在沒有人身傷害的前提下,吵架對問題的解決、意見的溝通都是有益的,比冷戰的方式有益。有些家庭雖然沒有“唇槍舌劍”,似乎平安無事,但常常在以另外的方式蓄勢待發;而有些家庭可能小吵不斷,但親密無間。我們不是鼓勵大家吵架,但要意識到這并非沒有益處。
男女之間為何存在溝通不良的問題
一種解釋是進化論的觀點。男性與女性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發展出了不同的溝通方式。澳洲語言專家皮斯認為,女性的大腦具有在言語、聲音及非言語層次上有效進行交流的功能。這跟她們百萬年來生養孩子及所謂“護家者”的角色有關。男性的大腦卻具有從遠處擊中目標的功能。問題出在,女性在一天內,能夠使用語言、語調的變化、手勢以及面部表情等方式,發出多達2.4萬個交流信號。而男性每天最多只能發出7000到1萬個信號。這就是為何大多數男性說女性一天到晚愛嘮叨的原因。
另一種解釋是歸因論的觀點。認為之所以會有溝通不良的情形與我們對伴侶行為所做的歸因有關。“關系增進”(relationship-enhancing)歸因模式會造就快樂幸福的伴侶關系,而“苦惱持續”(distress-maintaining)的歸因模式則會使兩人變為冤家對頭。使用“關系增進”歸因模式的人,試著將伴侶負面的行為解釋為偶發、情境等因素所致;針對伴侶所表現出來的正面行為,會認為對方本身就是具有這種特質的人,這樣的解釋方式會讓我們更能體會或欣賞對方的優點。因此,在這種歸因模式之下,伴侶之間的溝通自然順暢,感情當然甜蜜。而“苦惱持續”的歸因模式則剛好與上述的模式相反。這種歸因模式讓我們無法欣賞對方,溝通變得困難,關系自然容易出現問題。
總之,男女之間的差異是的確存在的,并不是問題,重要的是需要了解這些差別并有目的的去調整各自的方式,以達成兩性的和諧。
職場貼士:一旦出了問題,敢于承擔責任的那一個,往往更容易得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