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純初先生辭職,無論EMC用什么理由來解釋,公眾的判斷都趨于認為是EMC危機公關的結果。瑞貝卡被廣東的一家企業聘用,據說可能是很高的職位,因為她“沖冠一怒”的勇氣。
外企是眾多職業人的理想環境。陸先生是著名且資深的外企高層管理人員,雖然素有生硬的名聲,但以其多年的職業履歷來看,決非另類人物。在事件發生后,外企、甚至絕大多數國內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沒有對他發出什么批評聲音,即使EMC公司受到了巨大的輿論沖擊,最終也沒有公開指責他的行為。
因此,媒體在集中討論了中外文化差異和沖突的問題之余,也承認:規則是清晰的、且難以改變的。企業的高級管理者,作為組織內 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有權力解釋和維護規則,陸生生并沒有違規,瑞貝卡違規了,所以造成了“這件事傳得太廣,我都找不到工作了”的結果。
作為職業人,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就選擇了一種規則;選擇一種行為,就選擇了一種結果。這是鐵律,這是我來炒冷飯的第一個原因。
事件的發展很有戲劇性,以陸先生離職為標志,另一個啟示出現了:強者也需要保護自己。
組織內游戲規則與公眾價值標準的沖突導致了組織形象危機,這是陸先生失落的導火索。外部原因是公眾輿論一邊倒地力挺瑞貝卡,內部原因卻不得而知。也許是辦公室政治,有流言傳說瑞貝卡作為大中華區總裁的秘書,多年來服務過很多EMC高層,有其特定層次的人脈和公認的良好評價。也許是陸先生的弱點,他的行為強硬是早有公議的。無論事實如何,一個秘書的行為導致高層的尷尬后果并非僅在這個事件中出現,美國總統也有類似的案例(盡管起因截然不同)。
因此,提醒職場人要保護自己,哪怕是如日中天的強勢人物。這是我炒冷飯的第二個原因。
事件最具戲劇性的是廣東的某企業殺出來公開宣布雇用瑞貝卡,并委以重用。最后一個啟示來了:勇氣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價值。我不明示該企業的名字是因為媒體懷疑他們有利用此事炒作的動機。無論怎樣,瑞貝卡階段性地成為了贏家。
瑞貝卡的勇氣在于她一定知道她的行為的后果,但是她表現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勇氣。在企業(并非僅僅外企)HR們 “不職業”“不成熟”“太生猛”的嘆息聲中,實現了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秘書向公眾名人的跨越,并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如果在歐美,也許就是另一種光輝職業生涯的開始。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瑞貝卡具有突出的職業競爭力,熟悉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環境、有高層管理圈的見識、也肯定有著突出的英文能力、工作技能和人脈,如今又有了一個并不負面的知名度,因此她的勇氣有著職業競爭力的堅實落腳點。
我只想藉此文為職業人點出這三個啟示,以求有助于職業發展,并無意評價“秘書門”事件的是非以及陸先生和瑞貝卡各自行為的正確性、得失。
在職場中,是非是暫時的,在規則中的生存、發展和成熟才是需要時時用心把握的。
職場貼士:傾聽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法寶,一個時時帶著耳朵的人遠比一個只長著嘴巴的人更加討喜。在聽的同時還要給予適當的回應,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