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前不久,天津《每日新報》進行了一次“勞動者工作現狀全調查”。調查顯示,每天工作8小時或不足8小時、工作比較輕松的人僅占24.41%,而工作時間在8小時以上、感覺比較累的人占75.59%。其中,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的人超過30%,這一人群感覺工作非常累,自己是在咬牙堅持。在這當中還有8%的人每天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他們的感覺是“累得已經堅持不住了”。八小時工作制已經離職場越來越遠,能夠按時下班已成為一些人的奢望。加班加點成了職場的潛規則。在許多行業,從業者不加班,意味著你不夠敬業,八小時工作制實際上名存實亡。
八小時工作制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規定。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的《勞動法》,大部分都是在8小時工作時間內,規定各自國家的勞動時間。
八小時工作制有其科學的內涵。它是根據勞動者的體質、一天勞作的身體極限和狀況科學制定的,是根據人的正常體能、精力制定的,它保證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它是根據一天24小時,其中:8小時勞作,8小時休息,8小時自己支配來合理確定的,是非常科學、人性化的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各項福利待遇的提高,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縮短工作時間、給勞動者充分的休息和自己支配的時間作為福利給予職工,在8小時內紛紛縮短工作時間和每周工作天數。
在中國,過去,人們用“八小時以外”比喻業余時間,可現在對很多勞動者來說:“業余生活是10小時以外,甚至12小時以外的事。”而且,“五一”、“十一”等節假日還不能休息,工作時間長,待遇卻并不高,加班加點卻得不到加班補助。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復雜的。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的存在,就業競爭的越來越激烈,使許多勞動者認為,雖然拼命工作并不是自愿的,可沒有辦法,如果不干,就沒有這份工作。工作累點兒,總比沒事兒干好。大量的私人企業以及一些外資企業,根本不把工人當會兒事,工會組織、《勞動法》在他們那里只不過是個擺設。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成了正常現象。
違背八小時工作制,隨意延長工作時間,不但違反了《勞動法》,而且給廣大職工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特別是給廣大進城務工人員的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必須下決心制止和改變這種狀況。
拿起法律武器打擊各種名義的延長職工勞動時間的行為。堅決貫徹落實《勞動法》,提高公司、工廠老板和職工的法律意識,增強捍衛八小時工作制的自覺性。執法部門,對于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不論是私營企業或者是公有制企業,不論是外資企業或者是中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就得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必須予以堅決打擊和處罰。
要充分發揮公司、廠礦以及其他單位工會組織的作用,使其切實成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組織。沒有工會組織的,必須迅速建立;形同虛設的,必須切實發揮作用;職能錯位的,必須迅速調整到以維護職工權益為中心工作的職能上。工會組織,必須切實與職工站在一起,替職工說話,為職工討回公道,成為職工的娘家人。而不要成為領導的耳目和傳話筒,成為公司、單位的“勤雜工”。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不能夠只是表彰節、表功節,也要成為捍衛勞動者權益的節日。全國總工會以及各地方工會組織,要利用“五一勞動節”在電視、網絡和報刊等媒體公開揭露一些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事例,揭露一些漠視八小時工作制,經常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公司、廠礦和單位。
總之,社會發展到今天,中國發展到今天,如果連100年前世界人民爭取到的八小時工作制也不能夠保障,那就什么也談不上了。
職場貼士:職場上沒有永遠的問題,只有永遠的將任務完成。
下一篇:白領加班遭遇冷熱兩重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福大畢業生泉州開粥店獲創業金3.5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