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從2008年1月1日至今,《勞動合同法》已實施4個月。然而,一系列新問題、新現象使企業主和勞動者都感到不知所措。針對這些新現象、新問題中特別受到關注的一部分,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相關專家。
與勞務派遣公司簽約?
現象:張某是四川籍農民工,1997年開始在北京市某物業公司打工,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上保險。2008年1月2日,單位通知包括張某在內的10人,要求他們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否則就解除勞動關系。
原因:全國總工會法律部副部長謝良敏分析說,企業采用勞務派遣的方式,常是為了達到逃避責任,克扣員工工資的目的。
解決方法:“勞務派遣的問題是一種很惡劣的行為,但一直沒有法律約束?!秳趧雍贤ā穼嶋H上是第一次將勞務派遣納入了規范?!敝x良敏說。
據中國政法大學勞動法研究所副所長金英杰介紹,《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規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如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本不得少于50萬元;對用工單位、派遣公司、勞動者三方間的合同約定條款,勞動者的工資標準、保險福利等,都作了有利于勞動者的條件限制;通過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規定,解決被派遣勞動者受到損害時利益維護問題。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的崗位應滿足“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要求。金英杰就此表示,“只有符合‘三性’要求,員工才該與勞務派遣公司簽合同。關鍵不是與誰簽合同,而是合同怎么簽,關鍵是要能夠維護員工正當的權益。”
簽空白合同?
推薦閱讀:專家解答《勞動合同法》:不簽勞動合同就違法
《勞動合同法》杜絕勞動關系"空心化合同"
現象:農民工劉進義等約100人在北京某高校后勤集團工作近10年了,一直未簽合同,也未上保險。今年1月29日,單位下發空白的勞動合同,強迫他們簽字,否則與之解除勞動關系。這些合同有的僅有單位名稱,有的尚未填寫任何條款。
原因:中國青年報采訪的多位專家對空白合同問題都表示了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這是企業明顯的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工具,勞動者如果和企業簽訂空白合同的話,一旦合法權益遭到侵害,需要維權時就拿不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解決辦法: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國聯律師事務所律師說,《勞動合同法》就是給了勞動者維護權益的有力武器,勞動者一定要有法律意識,盡量選擇規范的單位就業,否則極有可能出現勞而無酬、傷而無恤的情況,勞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對合同的條款逐一仔細閱讀,不要留有合同中空白的條款。
職場貼士:【中國人與猶太人的區別】猶太人在一個地方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然后第二個猶太人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就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區域很快就繁華了。中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中國人肯定開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惡性競爭大家都沒得玩
下一篇:企業雇主看《勞動合同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職工產假擬由90天增至14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