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XX夜總會直招男公關免交押金:形象好、氣質佳、思想大膽開放;白領、大學生、退伍軍人優先。提供大量富太資源,月收入兩萬以上,可兼職。”這樣的招貼廣告相信對于不少深圳市民來說都不陌生:公交站臺、地下通道、過街天橋,這些人流量巨大的地段往往隨處可見。經記者粗略統計,僅東門一帶的公交車站張貼的此類廣告就不下四百張。
究竟什么是男公關?為何薪金如此豐厚誘人?有沒有人去應聘?怎么應聘?應聘后的情況又是如何?男公關的生存狀態到底怎樣?近日,華躍人才網連續多日深入暗訪,與“一線人員”多次接觸,逐步撕開深圳“男公關”行業的灰暗面紗。
“夜店人事主任”自揭招聘騙局
11月20日,一位名叫阿健(化名)的年輕男子主動聯系本報,稱其是深圳某夜總會“公關伴游”招聘的人事主任,因為良心發現,想從此金盆洗手。在告別深圳以前,他愿意將所知道的行業內幕告訴南都記者。
11月27日晚7時許,此時還未到夜場的上客時間,這位阿健約記者在福田區一城中村內的某夜總會門口見面。記者提前到達,仔細觀察了一下夜場周邊,發現其門口豎著一塊醒目的紅底黃字標牌,上面清楚地寫明了該店的招聘項目、要求和聯系方式,記者注意到標牌上聯系人的電話正是阿健的電話;經過問詢,門口的迎賓小姐證實,這家夜店正是阿健所在的“單位”,日常的招聘、面試活動都在此進行。五分鐘后,阿健如約而至。
在確認了記者身份后,他警覺地環視了下四周,將記者帶上二樓的一間包房,關好房門:“這一行太黑了,簡直是騙子,我做了快一年,現在完全不想干了,因為我還有點良心。”阿健對記者開門見山,“我可以保證地說,深圳到處貼的這些小廣告全是騙人的,目的就是騙錢。所謂的什么月入幾萬、提供富豪富婆等等,統統是用來忽悠的。”
阿健,廣東客家人,穿著HIP-HOP風格的衣服,是一個典型的80后;他前些年在廣州的迪士高做DJ,今年1月來到深圳。一開始,阿健也想應聘陪游公關,后來被夜店“收編”了,就這樣成了招人的。將近一年的“招聘工作”經歷,使阿健對這一行頗為熟稔,而且也掌握了其他同行的運作模式:“在深圳,我敢說,只要是通過貼小廣告來招聘陪游公關的,都是走的我們這一條路。”
行騙七部曲
第1步:張貼小廣告
廣告的撰寫和張貼在這一行頗為講究。一般而言,廣告詞不能太張狂大膽,“因為這樣會引起有些部門的關注和反感”;反映的信息要全面、讓人有真實可信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必須死死抓住每個應聘者最關注的問題點”。廣告通常會強調如下幾條:1、超高的月收入,“一般日薪過千,月入兩萬以上”;2、薪水通常按日結算;3、小費很高,而且“小費歸己”;4、“名額有限,額滿為止,面試合格即日上崗”;5、“夜場直招,非中介,免押金”。
第2步:安排洗腦和填表
“合格的廣告會招攬來無數的上鉤者”,阿健拍拍胸脯說:“應聘者一般會選擇陪游、司機或者是廳堂DJ,對于公關這樣的職位,不少人一開始不敢也不會申報,因為他們搞不清楚,究竟公關是做什么。”阿健笑了笑,“但是不出半個鐘,我們就可以保證來應聘的男的,統統都會報公關職位。”
“我就跟他們說,你們這么年輕,這么靚仔,很有前途的。做廳堂、做DJ有什么前途?一個晚上不到一百元。做男公關,一個晚上少說幾千。”阿健說,很少有人會跟錢過不去,拿錢誘惑這些應聘者是百戰百勝的。
洗腦過后,招聘方會安排填表,收取填表費、保密費、歸檔費和服裝費。“很多人被我們吹的高薪迷昏了頭,這個時候收錢多數人會給的,因為他們算一算賬,這些錢半個晚上就可以掙回來。”阿健告訴記者,一般填表費會收10元,保密費100元,歸檔費100元,服裝費400到600元。“我們會察言觀色,有沒有錢一看就看得出來,真的一分錢都不肯交的,”我們就收個10塊錢填表費,10塊錢也是錢。“
第3步:面試
在常人眼里,男公關職位的面試應該很嚴格,一般會要求身高、體型、相貌,最好要是標準的帥哥或者壯男。“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只要你來應聘,就會安排你面試;只要參加了面試,就肯定會通過面試。”阿健告訴記者,所謂面試都是幌子,都是“讓那些男孩女孩覺得我們很正規,很專業。”
第4步:再洗腦
通過面試以后,這些青年男性就會被帶到另外一間屋子,公關部的“領導”會給這些新手上第一課,或者叫做“再洗腦”。
“公56關部的部長通常是那種長得五大三粗的,光著膀子,膀子上有龍、獅子、豹的文身。”阿健抽了幾口煙,“看到這些帶頭大哥以后,新人們就會伏帖許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入行了,而且老大不好惹。”
“再洗腦”的過程中,“老大”們通常會眉飛色舞地傳授所謂的“公關技巧”,重點講授的是他們的“昔日輝煌”。“帶頭大哥們會告訴新手們,當年他們是如何如何搶手,富婆都爭著點單,一個月都會掙到差不多十萬元,還有現在他們是怎樣的出手大方,這些都會極大地刺激這些新人們,個個都想早點上班,早點見富婆。”
第5步:“等臺”
進行到這一步,第一階段的錢就算騙到手了,下面的幾步就是做兩個事情:繼續騙錢和繼續讓新人們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大家都想早日上班掙錢,我們就偏偏找借口拖延,不讓他們出臺。”
多數人最受不了的就是“等臺”,因為他們覺得等一天就是損失了好幾千。“我們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就可以繼續搞錢。”
下一篇:如何才能拿到經濟補償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公務員工齡工資的最新規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