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下調,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后市依然有進一步上行空間。隨著美元升值效應的發酵,外匯理財重新進入人們的投資視線,不少未雨綢繆的投資者開始購入美元資產。問題來了:普通人投資美元資產有哪些成本呢?哪種美元資產更有投資價值呢?
投資美元,別忽視這些成本
自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從匯改前的6.1162人民幣/美元,貶值到目前的6.7690人民幣/美元,貶值幅度高達10.67%。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大部分投資者兌換美元的目的是為了保值。值得提醒的是,兌換美元首先要考慮的是匯兌成本,一方面是匯兌損失,即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額,另一方面是匯率波動;其次要考慮投資機會成本,主要是考慮國內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換句話說,美元投資不僅僅要考慮貶值預期,還要計算投資成本,即匯兌損失以及機會成本。
那么,投資美元的投資成本究竟有多大呢?
目前,國內個人每年的美元匯兌金額是5萬美元,在此以10月24日中國銀行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為例,買入價為6.7627,賣出價為6.7885,相差2.58個BP,即每兌換1美元,將損失0.0258元人民幣,如果兌換5萬美元,將損失1290元人民幣,匯兌損失為0.38%。
再來看一下兩國投資機會成本的影響。根據公式:1美元×期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美元理財收益率)>1美元×期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人民幣理財收益率),做個變形調整:美元理財收益率×(1+人民幣貶值幅度)>人民幣理財收益率,可以看出,如果未來一年人民幣貶值幅度較大,則對美元理財收益率的要求較低。另外,人民幣理財收益率越高,對美元理財收益率的要求也更高。
目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在人民幣匯率不變的情形下,考慮到0.38%的匯兌損失,則美元理財收益率至少應達到5.38%左右。假設未來1年人民幣匯率貶值1%,則匯兌損失調整后的最低美元理財收益率要達到4.34%;若匯率升值1%,則匯兌損失調整后的最低美元理財收益率要達到6.44%。
對美元的匯兌損失和收益率做到心中有數后,再來看看美元的投資渠道。從目前國內居民的美元資產投資渠道看,主要包括美元存款、美元理財以及QDII基金。
首先來看美元存款。美元存款主要包括三類:美元活期存款、美元通知存款、美元定期存款。其中,美元活期存款和美元定期存款是最基礎業務,通過比較中資和外資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可以看出,活期存款利率基本在0.05%/年,收益率低但靈活性高;定期存款利率各大銀行略有差距,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在0.6%-0.8%之間。
此外,個別銀行推出了美元通知存款業務,不約定存期,支取前通知銀行即可,比較適合大額資金存期難以確定的人士,目前主要是7天通知存款業務,收益率與活期存款相差不大,外資銀行的收益率相對更高。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外資銀行美元存款收益率更具優勢,但其門檻也比較高,一般外資銀行定期存款起存額1000-2000美元,通知存款起存額為5000美元或50000元人民幣(等值)。而中資銀行一般100美元起存,通知存款起存額為1000美元左右。
再來看美元理財產品。美元理財產品屬于銀行外幣理財產品的一種,從目前外幣理財產品的投向看,多是掛鉤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標的主要為債券、利率等。從投資期限看,美元理財產品以中長期限為主,主要為半年期至1年期的產品,其中半年期在1.3%-1.6%左右,1年期在1.9%-2.1%左右,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從投資門檻看,起投金額基本在8000美元以上。
值得提醒的是,從Wind數據庫統計的信息看,目前國內主要銀行存續期內的美元理財產品大約30余只,在售美元理財產品約40余只,蘇寧金融研究院挑選了國內大中型銀行在售的11只產品供讀者參考,它們的發行規模在百萬至千萬美元不等,可謂產品數量有限、配額有限,如果需要購買,要提前與銀行預約確認可購買的份額。
最后來看QDII基金。目前市場中一共有164只QDII基金,其中,以美元交易的一共40只,按投資類型可以分為股票型基金(20只)、債券型基金(15只)、另類投資基金(3只)和混合型基金(2只)。
具體來看,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于全球市場的股票或者是跟蹤大盤指數,20只基金中收益率為正的一共13只,其中,收益率最高的為年化30.34%,收益率最低的為-25.83%,波動較大。值得注意的是,40只美元QDII中收益率最高的三只基金均為股票型基金,為掛鉤標普石油天然氣和ETF基金的被動指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主要投資于全球固定收益類產品,15只基金中收益率為正的一共12只,其中,收益率最高的為年化10.11%,收益率最低的為年化-0.91%,整體收益率相較于股票型基金而言,較為穩定。
混合型基金和另類投資型基金占比小,且收益率表現一般。
從購買渠道看,QDII基金可以通過銀行、基金公司和券商進行購買,投資門檻較低,一般在1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從申購贖回費看,一般前端申購費與申購金額直接相關,申購金額越大,申購費率越低,5萬美元以下在0.8%-1.5%之間,超過100萬美元,單筆申購費200美元;一般后端贖回費與投資年限相關,投資年限越長,贖回費率越低,一年以內的在0.1%-1.5之間,超過2年的一般免贖回費。
綜上可見,美元存款利率太低,美元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率并沒有太大吸引力,這種情況下,不妨關注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既有債券的穩定表現,又可享受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收益增強,是普通用戶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首選。
買美元理財產品值得嗎美元理財普遍收益不高
早在去年11月份,咨詢和購買美元理財產品的客戶便開始明顯增多,Wind統計顯示,2016年商業銀行 (含外資銀行)發行美元理財產品超過960只。而目前在售的美元理財產品共有8只,發行銀行分別是建行、農行、交行和工行。
雖然自2016年三季度以來,各大銀行加大了發行美元理財產品的力度,但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美元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仍偏少。2016年12月份,248家商業銀行共發行了1424款銀行理財產品,絕大部分是人民幣產品,其中7家銀行發行了18款外幣產品,均為美元長期理財產品。
從收益率來看,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低于人民幣理財產品,目前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3%,而美元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1.86%。就拿當前處于發售中的8只美元理財產品來說,預期年化收益率集中在1%-2.15%之間。可見,人民幣理財產品與美元理財產品普遍存在2%左右的收益率差。
為何美元理財產品收益低于人民幣理財產品?由于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幣種與收益幣種均為美元,并以美元為貨幣單位計算收益率,而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是以人民幣為貨幣單位計算的,這就導致了在資產端,美元理財產品收益率參照的是美元無風險利率,而人民幣理財產品則參照人民幣無風險利率。
在世界經濟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各國基準利率都極低,例如歐洲已經實行了很長時間的負利率,美國在加息之后基準利率也只略高于負利率,這就導致了美元資產收益率明顯低于人民幣資產,最終導致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遠低于人民幣理財產品。
權衡美元理財的風險和成本
既然人民幣理財產品和美元理財產品之間存在兩個百分點的天然利差,專家指出選擇美元理財產品,就要事先考慮好能否承擔匯率波動風險,因為只有當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跑贏”2%的收益率差距時,投資美元理財產品才劃算。
事實上,除了收益率差距和外匯市場變動風險之外,做美元理財還有其他容易被忽視的成本。做美元理財必須把購匯成本考慮在內。相比于市場上的即期匯率,居民在購匯時,銀行提供的美元賣出價會更貴,而買入價相對便宜,如此產生的成本將占到人民幣本金的1%左右。此外還要考慮到個人資產的流動性需求。
由于銀行美元理財產品多數期限較長,如果大量購匯用于美元理財,一旦出現諸如買車、買房等需求,對于普通家庭的流動性是個考驗。
至于是否做美元理財,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否近期有美元的實際需要,比如出國留學、旅游。如果有需要,可以選擇換匯,同時進行短期理財;如果沒有實際需要,只是想賺取美元升值收益,那除非兩者的收益差距大于美元升值的幅度,否則沒有必要換匯購買美元理財產品。
下一篇:2017最新網上理財產品排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短期投資理財產品哪個好基金短期投資理財回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