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單位就下發了通知,明文規定春節期間禁止職工以拜年的名義給領導送禮。我考慮到春節是與領導套近乎、聯絡感情的大好時機,怎能輕易放過?于是大年初一我就拎著禮品到科長家去拜年。
長假過后來上班,到單位的餐廳吃早餐時見到了許多同事,大家互相寒暄,我也說了不少吉祥話,可總覺得他們看我時的表情怪怪的。吃完早餐就去辦公室,還沒進門就聽見
里面傳來陣陣笑聲,我剛一進去,笑聲卻戛然而止。我尷尬地朝同事們點點頭,心想:“肯定是大年初一給科長送禮的事被小胡到處‘廣播’了,我那天偷偷摸摸去送禮,正巧被他撞見,我當時想躲又沒處躲的樣子又難堪又滑稽,這小子居然說這事給同事聽!”我知道大家對馬屁精沒有好感,送禮這事只會讓我在同事間更加孤立,我的心情變得沮喪起來。
快下班時,我越發忐忑不安了,想到小李子和我平時關系不錯,還是找他去摸個底。小李子一見到我就說:“你小子今天出洋相了吧!怎么褲子前面的拉鏈沒拉好就來上班,你還沒進辦公室之前我們都在笑話你呢!”我這才想起褲子拉鏈沒拉好,稍微不注意就開了的事,原來我誤會小胡了。我接著又試探著問:“今天科長說我不按規定辦事,一定很生氣吧!”“你早上在行政科軟磨硬泡,說科長年紀大了,受不了火車的長途顛簸,行政科才破例讓科長享受處級待遇,下星期坐飛機去深圳考察。你雖然沒按局里的規定辦事,可在去餐廳的路上,科長知道了這事,還對我說你這個辦事員頭腦靈活,會辦事,很有發展潛力呢!”原來如此!和小李子說“再見”后,我的步伐變得特別輕盈,“節后恐懼癥”不治而愈了。
職場貼士:職場理財:多交有良好消費習慣的朋友,不顧自己實際消費能力而盲目攀比只會導致“財政赤字”應根據收入和實際需要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