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和檔案已被別人使用,竟然還以自己的身份參加工作,而本人卻全然不知。28歲的上海居民沈晉中(化名)近日遇上了這樣的怪事。今年春節后,在日本留學4年多的沈晉中回到上海,到戶籍所在地楊浦區四平街道辦理勞動手冊時被告知,他已于7個月前參加工作了。這令沈晉中困惑不已,自己一直在日本讀書,怎么可能回來工作了呢?由于另一個“沈晉中”已經參加了工作,并辦理了勞動手冊,使真正的沈晉中無法再辦理勞動手冊了,無奈的他,只好開始了尋找另一個“沈晉中”的行動。
一波三折
求學回國成“黑人”
今年1月,沈晉中從日本回到上海,在戶籍所在地的楊浦區四平街道辦理了社保卡。2月22日,沈父帶著兒子沈晉中的社保卡到四平街道職業介紹中心,準備替兒子辦理勞動手冊后沈晉中可以正式上班。可是當工作人員把沈晉中的社保卡放進刷卡器一劃,結果卻顯示沈晉中已經上班了,并辦理了勞動手冊。社保卡又被刷了一次,結果依然。按照規定,已辦理了勞動手冊的人不能再次辦理。而沒有勞動手冊,沈晉中就無法去上班。
經過查詢,沈晉中終于了解到,是有人使用了自己的勞動手冊和檔案,并于去年7月1日進入青浦區美津濃有限公司工作。伴隨著“沈晉中”參加工作,真沈晉中的人事檔案也于2004年11月24日從楊浦區四平街道職業介紹中心調到黃浦區職業介紹中心,然后于11月29日調到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今年2月1日從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調到下屬辦事處。
了解到沈晉中的檔案在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后,沈父立即通過電話與對方取得了聯系。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工作人員解釋說,是他們把身份證號碼搞錯了,把一個叫王剛(化名)的人的身份證號碼寫成了沈晉中的,所以職業介紹中心調來了沈晉中的檔案,現在王剛在青浦區美津濃有限公司工作。
身份證號碼張冠李戴
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勞動力資源管理科科長印劍沒有對記者回避他們的失誤:“是我們的工作失誤造成了沈晉中的檔案被當作王剛的調到了青浦區。”他解釋說,王剛于2004年7月被美津濃有限公司招聘后,美津濃公司的人事部門立即到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給王剛辦理用工手續。巧的是,王剛的身份證號碼是以23開頭的,沈晉中的則以31開頭,后面的數字均一模一樣。工作人員在抄寫王剛的身份證時,錯誤地把開頭的23,寫成了上海的31,這樣輸入電腦后,顯示記錄正是沈晉中的,而沈晉中正好沒有參加工作,于是,職業介紹中心調來了沈晉中的檔案。因其原來居住在黃浦區的老西門街道,2000年才遷居楊浦區,所以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向黃浦區職業介紹中心求調檔案后,黃浦區又從楊浦區四平街道調去檔案。
在印劍的辦公室里,記者在資料上看到,2004年11月10日登記的王剛的身份證號碼,確實錯寫成31,后面的數字果真與沈晉中的完全相同。印劍表示,在知道發生錯誤后,他們立即在網絡上撤下了沈晉中已經工作的信息,并退回了檔案。
沈父證實,自己以前確實是居住在黃浦區老西門街道的,2000年1月搬家到四平街道后,檔案并沒有馬上跟著調來,不久之前沈晉中的人事檔案才被調到楊浦區。
用工單位不看檔案保管檔案不看主人
但是,沈晉中的檔案從楊浦區調到青浦區后,為什么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的人沒有發現事實上是王剛去工作,而美津濃怎么也沒發現招聘的員工王剛使用的居然是沈晉中的檔案呢?
印劍解釋說,按照用工制度,當事人找到工作后,用工單位應該到職業介紹中心辦理用工手續,后者在報表上填寫身份證號碼后,再調來當事人的檔案保管。這個程序中,用工單位只看到招聘的員工和勞動手冊,而職業介紹中心只看到身份證號碼和檔案。在這個事件中,偏偏工作人員錯寫了身份證號碼,調來了沈晉中的檔案,所以他們一直認定是沈晉中在美津濃工作;而美津濃只看勞動手冊和員工,只知道是王剛在本單位工作,卻不知道保管在職業介紹中心的是沈晉中的檔案。
后來,美津濃有限公司人事部阮經理證實了印劍的說法。阮經理告訴記者,王剛的勞動手冊是王剛在上海某大學畢業后,于1998年3月27日辦的。美津濃決定錄用王剛后,便通知職業介紹中心,可其余的事情并不清楚,至于在職業介紹中心保管的是誰的檔案,美津濃是不可能知道的。
相關部門應證明檔案未經改動
沈父對兒子的檔案發生這樣的情況,依然覺得不放心,他覺得檔案是個人的隱私,如今被當成別人的保管了這么長的時間,誰能保證里面的內容沒有發生過改動呢?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吳冬律師認為,首先,美津濃有限公司在招聘員工時,有核實其檔案的義務,而美津濃沒有這樣做,顯然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但最重要的是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誤把王剛的身份證號碼寫成了沈晉中的,給沈晉中造成了損失。按照《勞動法》和《民法通則》的條款,職業介紹中心侵害了沈晉中的勞動就業權,也侵害了財產權,應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其次,沈晉中的檔案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調來調去,因此,沈晉中有理由懷疑檔案里的內容被擴散,或者增加了其他內容,所以,美津濃和青浦區職業介紹中心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檔案內容沒有改變,消除沈晉中的合理懷疑。
職場貼士:子女或孫子女甚至到自吹自擂的地步。即使面試官桌上擺著自己的家庭照,你的口袋里塞滿成疊小孩照片頗不符合面試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