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太陽。可是,在成功的路上,這個支點在哪里呢?相信下面這個故事能給您一個啟發。
那是多半個世紀前的一天。一個衣著整潔的婦人,頭上頂著一口鍋,進了山上的菩薩廟。戰亂年代,這里也不很清凈。許多人都逃命去了,只有一個獨眼的白胡子老者,在這里默默守著。
婦人進來后,看見老者正端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沒敢驚動,只是靜靜地站在后邊。過了許久,老者說:“你頭上頂著什么?”,可是,老者根本就沒動身子,還是背對著婦人。
聽見老者說話,那婦人立刻必恭必敬地回答:“我頂著生活來的……我們沒法活了,您得幫幫我們。”
老者慢悠悠地說:“唉,這個世上唯一能幫助自己的,恐怕就是自己了。我能幫你們什么呢?”
婦人搶著說:“不,您能幫助我們,絕對能!”
“如果我幫不了你,或者,我不愿意幫呢?”老者突然轉過身子來,雙眼直直地盯著婦人的表情。
“那我就將生活放在這里!……您看著辦吧!”婦人將頭上的鍋放了下來,稍稍挺了挺乏累的身子。
……“那好吧,你需要我幫助什么呢?”一陣沉默之后,老者說。
婦人聽了很高興,一邊整理著有點散亂的頭發一邊說:“您好歹也是奇發的爺爺,現在奇發這么沒有長進,您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奇發怎么啦?”
“他讀書讀不進去;種地又嫌沒有出息;經商吧,販了幾次布,將家業快陪完了。后來,跟著奇能當兵,沒過半年,又當逃兵跑了回來。奇能寫信告訴我,說他弟弟丟了大人了。……奇發三十好幾了,難道我一個婦人家,能養活他一輩子嗎?”說著說著,婦人已淚流滿面。她繼續哽咽著說:“要不是奇能經常寄點錢給我,我們怎么生活呀!唉,他爺爺,您說說。”
“那能怨誰呢?當初我替你們管教的時候,你們總是心疼,……我這只眼睛是怎么瞎的,啊!”老者激動了起來。
婦人見老者氣憤了,急忙跪了下來:“爸爸,都是我不好!您大人不要和我們晚輩計較,我心里也不是好受的,啊!”她擦了擦臉上的淚珠:“那一次,如果不是我拖住您,護著這個小崽子,也不至于讓他用笤帚戳瞎了您的眼睛。……”
“好啦,好啦,別哭啦!這個小子從小就頑皮。”
“您原諒我們啦?爸爸。”
“原諒啦!我都這么一把年紀了,還計較個啥哩。……起來說話吧。”
公公和兒媳多年的恩怨就這樣化解了。他們一起下了山,回到了家里。
前邊的這個事情,是我的一個鄰居老太太親口告訴我的。至于回到家后,怎么管教兒子奇發,她沒說。不過,后來她的兒子奇發,終究成了抗日義勇軍的高級將領。這個,她不說,我也知道。因為奇發的兒子,和我是一起長大的伙伴。他告訴了我后半部分的故事,那是他爸爸最能掛在嘴邊教育他的。
那個獨眼的白胡子老者回到家后,抓緊了對奇發的管教。那個婦人,再也不攔著了。
老者的管教從糾正奇發的各種壞習慣著手。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奇發愛睡懶覺、撒謊、罵人、辦事拖拉、脾氣暴躁等等惡習,終于讓爺爺給治住了。當爺爺認為他可以離開自己,還能保持良好習慣以后,爺爺送奇發去了黃浦軍校。
后來奇發的發展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奇發在他火紅的青春年代,終于為國家、為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成了一個赫赫有名的戰將。
我上高中那年,學校請奇發老人給我們講話。他講了許多關于做人的道理,但在我腦海中印象至今難以磨滅的,還是那句話:“一個人成功的支點,就是自己長期養成的習慣。”
奇發老人現在還活著。已經九十高齡了,還是那么精神。
職場貼士:管理情緒:學會管理情緒,注重業余生活,別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到節日中來,留出空間與家人共享。傾訴、冥想、處理家務都是獲得內心安寧的方式
下一篇:調查顯示:中國員工只有16%敬業33%正準備跳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有多少職業投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