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用期被辭退,員工說單位克扣工資,單位說不存在克扣事實,雙方各執一詞糾纏不清。經過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審理,被辭退員工拿到了被拖欠的480元工資。雖然只有區區數百元,但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向記者感嘆,勞動者的法律維權意識越來越強了。
周蘭是我市周至縣廣濟鎮人,2004年經人介紹到陜西某石業責任有限公司設在明珠家具的銷售柜組工作。當時,口頭約定月薪700元,全勤月薪750元;每月完成6萬元的銷售任務,按銷售總額的1%提成,未完成按0.5%提成。2005年1月21日,周蘭被工作單位辭退,理由是“工作期間,經常脫崗,并經常將客戶介紹給其他商家而取得回扣,嚴重違反了公司規定”。周蘭認為,雖然被公司辭退,但公司需支付她2005年1月的工資及提成,因而,一紙訴狀將這家石業公司告上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石業公司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資及提成700元,并賠付誤工費用。經過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查明,2005年1月周蘭實際工作14天,節假日加班7天,完成銷售額50138元。扣除病假工資等費用,石業公司實際支付周蘭提成款及工資共計620元,但這并不是周蘭應得到的全部收入。按照國家規定的每月工作天數等,仲裁委裁決石業公司應支付周蘭工資差額480.34元。
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首席仲裁員李起國向記者介紹,較以往相比,目前,勞動者的法律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勞工報酬、保險、福利以及工傷等類型的案件普遍上升,尤其是涉及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事故待遇的案件,每年都以10%的速度不斷遞增。僅去年全年就受理了1232件,平均每天有3.38件需要處理,這意味著4名工作人員幾乎每人每天要完成一件爭議案件的立案、審理及辦結。
職場貼士:簡歷不要太多,你花著錢,人家還不愿意翻,簡明扼要的,彩色的每次帶一份就可以,給你最想去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