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戰略性貢獻。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和各類組織(以下只提“企業”)的戰略性資源,因此人力資源工作者的績效必然具有戰略性貢獻。這對人力資源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解決阻礙戰略執行的管理難題,推動流程再造和組織變革,建設或變革企業文化,選拔和培養戰略性人才,等等。前提是,人力資源工作者要有機會參與制定企業戰略。
二是業務敏銳性。對企業產生戰略性貢獻,人力資源工作者必須具備足夠的業務敏銳性,進而成為企業領導和業務部門的戰略伙伴。業務敏銳性的提高,要求人力資源工作者掌握大量的業務知識,深入了解業務部門的工作特點;更重要的是,能夠站在投資者、消費者和競爭者等外部利益相關者的立場,理解和把握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規律。
三是個人信用度。對企業產生戰略性貢獻,人力資源工作者還要樹立良好的個人信用,從而贏得企業領導、業務部門及員工的信賴。這要求人力資源工作者既要有優秀的業績記錄和誠信的行為表現,還要有很強的人際關系技能,能跟各類人員有效溝通。CEO、直線經理和員工都是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客戶,而最讓客戶放心的就是個人信用。
四是人力資源績效。人力資源工作者的直接貢獻,即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績效產出。人力資源績效的結果領域包括:選對合適的人,留住關鍵的人,開發人的潛質,發揮人的優勢,激勵人的積極性,等等。要想取得不錯的績效,人力資源工作者應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和實施能力,能夠設計架構、招聘、薪酬、績效、培訓等方案或制度,并組織落實到位。
五是人力資源技術。人力資源績效的提升,還有賴于信息技術的應用。eHR廠商為企業提供了可選擇的解決方案,大大提高了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使其擁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和實現戰略性貢獻。
五種素質群孰輕孰重?誰先誰后?從認識的角度看,戰略性貢獻支持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敏銳性支持企業的經營業績,這兩者牽引著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價值取向(個人信用)和工作方向(人力資源績效),人力資源信息技術更似“錦上添花”。從實踐的角度看,答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職場貼士:形象和素質不是外在和內在的兩面,審美能力、舉止體態、掌握進退,無時無刻不外化著人的內心和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