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絕對挑戰》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家彩鈴公司從三位選手中挑選一位彩鈴設計人員,其中一位小伙子是學音樂的,思路開闊,創意活躍,生活經歷也很豐富,顯然是彩鈴設計的一把好手,臨場表現明顯比其他兩位選手高出一截。在現場專家和觀眾心目中,優勝者非他莫屬。然而,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企業看上了另一位表現并不突出但比較穩重的姑娘。
為什么才華出眾的應聘者與職位擦肩而過?記者最近采訪了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欄目主編楊樂。
楊樂說,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優秀者并非優勝者”現象,它也是很多應聘者所疑惑的問題。究竟是為什么呢?這家彩鈴公司的解釋是:企業希望招來的人能穩定,踏實,待得住。而那位很有音樂設計才華的小伙子比較活躍,張揚,到了工作崗位可能會很快離職。
觀眾認可與企業認可的錯位
楊樂介紹,從很多觀眾的來信反映上看,觀眾與企業的“感覺錯位”,通常表現在“優秀”與“合適”的錯位。觀眾的愿望,總是希望那個表現最優秀的能最后勝出,而企業的出發點則是職位需求如何,“不選好的,只選對的”。
有一個鏡頭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制造企業之一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現場招聘一個采購部經理,一輪輪廝殺之后,觀眾非常失望地看到,那個點子靈活、敢打敢沖、表現強勢的反而落選了,而那個中規中矩、表現厚道的反倒中聘了。原來,采購經理職位所考核的,并不是你的沖殺能力,而是你是否誠實穩重,受客戶信任。
有意思的是,事后福耀玻璃又回過頭來,找到那位落選的小伙子,把他放到更高的營銷副總位子上了,正如企業招聘經理所說:“發現優秀的,選擇合適的”。
專家認可與企業認可的錯位
如果說,觀眾眼光過于感性的話,那么專家觀點為什么也跟企業有出入呢?楊樂對記者說,專家與企業的“眼光錯位”往往表現在“職位合適”與“文化合適”的差異上。
楊樂解釋道,專家往往著眼于應聘者專業、素質、個性是否與職位需求匹配上,而企業往往還要關注人才的秉性是否與公司的企業文化相融合。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這也是應聘者在參加面試時要注意的。作為成熟的大公司,比如說很多知名外企,它們都有自己較為成熟的企業文化、行為規范和工作流程,所以更看中的是應聘者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但對于眾多處于發展初期的小公司來說,它們將更看中應聘者主動的按自己的方法做事的能力。
自我認可與企業認可的錯位
對于人才個人來說,還有一個令人百思不解的問題是,職位匹配和文化契合上都沒問題,為什么最優秀者仍然會落選呢?企業選人的標準究竟是什么呢?
楊樂說,這往往是由企業的特定情況決定的。比如招聘銷售經理,企業不僅要看崗位需求,還要看同一崗位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新市場和成熟市場,對應聘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對于新市場的開拓來說,企業更多地會看中應聘者的鍥而不舍,愿意迎接挑戰,敢想敢做的性格特征;而對于成熟市場的運作來說,企業則更加看中他的團隊管理能力和專業的銷售技能。所以對于應聘者來說,在參加面試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應聘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優先順序。在自我介紹時可有針對性的重點介紹與之相關的工作經歷,使自己更適合招聘企業的特殊需求。
職場貼士:清楚自己的優勢,給自己定好位,有個明確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最好能有個職業生涯規劃,這里我一定要著重的強調一下,職業生涯規劃真的很重要,當然你還沒有工作經驗、上大學的時候的職業生涯規劃很幼稚,太理想化。但當你工作一年之后,一定要有個職業生涯規劃,規劃你要從事什么職業與行業,多少年后達成什么目標,這個很重要。現在的畢業生留給用人單位通用的印象是做事沒長勁,專業知識不扎實,換工作很頻繁,原因就在于沒有一個職業目標。工作換來換去的結果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工作還做不了。
下一篇:話題:跳槽計劃被泄密以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職場游戲規則下點擊個人自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