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是推進依法行政和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審時度勢的適應潮流之舉。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官員近日表示,有關中國推行電子政務的兩部法律已經在制定中并即將出臺。這兩部法律分別是《電子簽章法》和《政府信息公開法》。據悉,《電子簽章法》目前已完成草案,即將上報國務院。該法案主旨是將“電子簽章”的有效性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討論稿)已經提交有關方面討論,條例將對各級政府部門設立首席信息官一職做出明確規定。評論認為,兩部法律的出臺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政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成為一場工作制度的革命”。
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所有者和控制者,信息化的前提是信息的流動和低成本使用。如果掌握著全社會80%信息的政府信息處于封閉或靜止狀態,那么整個社會的信息化不可能取得深入進展,因此信息化要求政府信息資源自由流動。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公開是保證人民群眾在知情前提下實現民主權利的需要,也是WTO對政府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信息公開是推進依法行政和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審時度勢的適應潮流之舉。
在我國,政府透明度不足一直是比較突出的問題,造成政府信息資源難以為社會所利用和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可否認,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人們的傳統思維不無關系,抵制信息公開者常自我辯護道:“出于社會穩定”,但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的今天,這樣的做法難免在現實中碰壁。現代社會中,只有信息越公開,社會的自主能力和承受能力才會越高,社會才會越穩定。
職場貼士:不要在桌子上放糖果。研究表明,如果零食在隨手可得的范圍內,那么吃零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每天吃一把巧克力豆,到了年末體重可能會增加5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