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將提高三分之一”,13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的招待會過后,這條新聞標題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因為牽涉人群眾多,這個消息在網上引起了許多關注。但出人意料的是,幾乎所有評論者對這個消息都表示了“不滿”。
原來是三年提高1/3
網友“游牧部落”在博客說了這么一件事情:某大企業退休的老譚處長前日被一條新聞的標題忽悠了,空歡喜一場。這條新聞指的就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將提高三分之一”。當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劉永福是這么說的:“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將提高三分之一左右,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老譚處長感嘆:現在的官員聰明會說話,新聞記者聰明會做標題,把前兩年已經加了的統統算上,再用一個“將”如何如何,讓你高興高興,真是有才呀!譚處長現在的養老金是1100多元,1998年退休時養老金是800多元,后來陸續加了一點,2005年、2006年提高的部分不到200元,今年7月份將再加80元,“就這樣也不到三分之一啊”。而老譚處長在地方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老同學,養老金至少都比他高出一千多元。
兩種政策待遇相差甚多
老譚處長的感受和境遇,在網絡上隨處可以聽到。這條新聞出來以后,幾乎所有的評論者都表示了不滿。“每當說到企業退休人員工資太低的問題,我們的官員們總是含糊其詞,說是能力有限。為什么不說這是原超低基礎上的1/3?為什么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起點就多,退休后又不斷加?”“我是2002年退休的國企工程師,現退休金是887元,5年來共加了169元;而與我同等條件的同學在事業單位退休,退休時1400多元,現在加到2200多元,一年還發13個月退休金。”
總結下來,網友的不滿在于:企業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實行了兩種政策,待遇相差甚多。網友們認為這是對企業退休人員的“歧視性”政策。現在流行的一句順口溜就是“本是同根生,貢獻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論公平”。
“國家對他們是欠了賬的”
在這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永海的提案就是“盡快提高國有企業退休干部職工的退休金標準”。他認為,全國2481萬國有企業退休職工收入偏低的狀況,已經成為社會分配有失公平正義的一個突出矛盾。“在計劃經濟年代,許多優秀的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職工,就是服從調動而到企業去的。”李永海說,國家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企業退休干部職工是欠了賬的。他建議,應盡快把企業退休職工的退休金標準調整、統一到與同年代、同情況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干部職工的相同水平,對那些國有企業的老退休職工采取經濟補償,其補償資金由中央政府的財政負擔。
瞧一瞧
機關或事業單位的職工的養老金是由國家全額撥款的,即這些單位的職工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在退休后即可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金。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是適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企業按職工基本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個人以本人的月工資為個人繳費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干部職工退休金比較,三者在1990年時分別是1607元、1715元、1771元,到2005年時,三者分別為8565元、17633元、16147元;從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間,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年均增長13.07%和11.48%,但是,同期企業退休職工的收入年均增長僅有6.92%。
職場貼士:傾聽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法寶,一個時時帶著耳朵的人遠比一個只長著嘴巴的人更加討喜。在聽的同時還要給予適當的回應,以示尊重
下一篇:民生關注:勞動仲裁程序改革何時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支付補償金 應與解除合同“同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