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男青年持假文憑同我市的一家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干了約一年后,被公司勞資部門發現,經過公司領導研究,將這個男青年辭退,只給了部分工資,沒有給付任何經濟補償金。男青年認為,自己在公司里付出了勞動,公司應該給付自己一定的經濟補償金。雙方意見發生分歧,最后鬧上了法院。最終,法院采納了律師的意見,判合同無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
據了解,一年前,我市的一家公司要在某地招聘一個大學畢業生,一個姓戴的青年來應聘。人事部門的同志看了他的簡歷和文憑,感到這個人的專業比較符合公司的要求,經過考核以后錄用,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戴某來到公司后,工作勤奮,得到大家的好評。
今年6月的一天,這家公司勞資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檔案時無意中發現,戴某的文憑有問題,經過驗證以后,發現他的文憑是假的。工作人員將這一信息報告給了公司的主要領導,主要領導讓他們拿出處理方案,勞資部門認為,戴某在應聘的時候,有欺騙行為,這樣的人在公司里從事專業工作不妥,應當辭退。公司的領導同意了他們的處理方案,勞資部門在給付了戴某部分工資的情況下,解雇了戴某。而戴某認為,雖然文憑有瑕疵,但是他在公司付出了巨大勞動,要辭退他,應該給付經濟補償金。勞資部門認為,戴某在隱瞞了真實情況的前提下,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因此也就沒有經濟補償金。戴某來到了某區的勞動仲裁,申訴了自己的意見,要求給付經濟補償金。仲裁委認為戴某采取欺詐手段簽訂勞動合同無效,無效的勞動合同從簽訂的時候起,就沒有約束力,駁回了戴某的申訴請求。
戴某不服仲裁裁決,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對這個案子進行了審理,最近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采納了被告律師的觀點,即戴某采取欺詐手段與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因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而無效;無效的合同從簽訂時起,就沒有法律效力。戴某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等請求沒有法律依據,戴某不能作為受《勞動法》保護的主體取得應有的補償。
就這個案子,記者采訪了律師,律師認為,通過這個案子,應該提醒勞動合同的雙方,勞動合同具有人身依附關系,更應強調“誠實守信”,營造一個和諧的勞動合同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職場貼士:與朋友保持定期聯系,苦悶時、壓力大時找朋友小聚不失為一個減壓的好辦法。
下一篇:福特汽車將公布一次性補償自愿離職計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非全日制工作人員都應當參加社會保險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