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險”推出10多年乏人問津
“雇員忠誠險”能夠補償雇主因雇員不忠誠行為引起的經濟損失,在歐美,幾乎每家公司都為自己關鍵職位的人員投保,以確保公司不會因員工背叛而導致災難。
據了解,雇員忠誠險這個險種國內早在1988年就已經由平安公司推出。但是長期以來,幾乎無人問津,平安保險財產險部的經理助理檀芳介紹:首先,在那時候我們沒有對這一新險種進行大量的宣傳;其次,大多數國內企業覺得沒有這個必要,跳槽現象雖然普遍,但真正給公司造成損失的不多,不值得花一筆保險費用;而且,即使有損失,也必須經法院認定才能理賠。公司大多不愿意介入訴訟。一位國企管理人員不僅表示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險種,而且在記者解釋后還大搖其頭,認為花錢買這樣的保險不必要,即使有用,賠付還要經過法院認定,誰有精力與金錢去處理訴訟。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管理學院的曾湘泉教授也認為,企業上雇員忠誠險,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成本太高。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為了保證員工的忠誠和減少優秀人才的流失,費盡了思量。為新進員工“迫不及待”地投保了雇員忠誠險,但是這能真正換來員工的忠心耿耿嗎?事實并非如此,據記者了解,公司為員工投保忠誠險的行為往往會適得其反,這讓員工覺得是對他們不信任的一種表現。
■老板無奈員工忠誠度下降
目前企業員工忠誠度降低甚至滑坡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一、跳槽頻繁,流動加劇。二、缺乏主動,責任心差。三、多種兼職,副業為主。四、多吃多占,損公肥私。五、出賣情報,收受回扣。
■能否用金錢規避風險、鎖定忠誠
從目前企業的情況來看,很多老板喜歡簡單化的管理,包括對人的管理,于是雇員忠誠險便應運而生。最近兩年來,以員工的品質或行為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品種多了起來,除了雇員忠誠險,還有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律師資格職業責任險等等,公司可以將這些職業人士在工作中的失誤造成的損失轉移到保險公司那里,把風險轉嫁而似乎得到了忠誠。一位人力資源專家告訴記者,把職業當做事業來經營的人是對忠誠的另一種注解。如果一個人經歷過跳槽,進入現在的公司后,公司有良好的上升通道,憑著對公司文化的理解和個人對公司的感情是不可能離職的。有關專家提出,建立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比起保險來顯得重要的多。建立員工忠誠度,除了必要的薪資首先就是員工和企業之間的心靈溝通,多給員工提供彼此了解的機會,特別是通過這種了解建立起對企業的熱愛,倡導職業精神,而不是單純的忠誠。
職場貼士:絕對不要在電話上說“好”,而是說:“等一會兒再和你聯系”。當你和某人交談時,會有很強的迎合沖動,而且會讓你不經充分考慮就答應對方。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