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大連市成立了眾多勞務公司,招聘員工并以派遣勞務的形式進入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用工方式之外,又產生了“勞務用工”新方式。昨天,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當年曾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作出貢獻的勞務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卻“走了樣”。有的勞務公司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逃避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去年年底,一封署名“300余名員工”的舉報信“飛”向市勞動保障部門,由此揭開了某些勞務公司的用工陷阱。
去年12月下旬,我市某購物有限公司388名員工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報,該公司始終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但公司卻稱“他們是勞務公司派遣的臨時工,應由勞務公司負責繳納社會保險”,這388名員工很困惑,提出“員工的合法權益誰能保障”的疑問。
市勞動保障部門調查得知,去年3月,該購物有限公司與大連市勞動保障事務咨詢服務中心簽訂了《勞務用工合同書》,由大連市勞動保障事務咨詢服務中心招聘勞務人員,為購物有限公司提供所需營業員,實行勞務用工的形式。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該購物有限公司每月向大連市勞動保障事務咨詢服務中心支付服務費,由大連市勞動保障事務咨詢服務中心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舉報者劉小姐告訴記者:“我們不知道自己是歸勞務公司管理,還是屬于用人單位員工。不管怎么樣,總得有個說法,有人為我們繳納社會保險吧?”舉報者孫先生表示:“我們現在年輕,沒有社會保險,不要緊,但老了怎么辦,很著急,所以就投訴了。”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關系處秦處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根據有關規定,勞務用工方式是合法的,但現在有許多勞務公司利用勞動者“不知自己是歸勞務公司管理,還是屬于用人單位員工”的弱點,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逃避社會保險的繳納,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據介紹,市勞動保障部門已對該購物公司和勞務公司作出責令改正的決定,爭取春節之前與388名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據秦處長透露,今年,市勞動保障部門將針對勞務公司用工出現的問題,把勞務用工作為監察重點,嚴厲打擊勞務公司利用勞務用工方式,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職場貼士:經常讓自己笑,有研究表明,大笑非常利于釋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