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90%的爭議按期解決
——連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處張處長
近幾年,我市私營、個體、外資等各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由于職工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加之不少企業用工不規范,引發的勞動仲裁案件每年呈上升趨勢,其中以權益爭議較為普遍。
勞動仲裁案件從內容上劃分主要類型有:雙方沒有簽訂用工合同或合同不規范、合同履行爭議、工資待遇爭議、企業沒有按規定為職工繳納各種保險、福利待遇滯后、沒有必要的勞動保護、勞動者被企業除名引發的爭議等。
我市90%以上的勞動爭議仲裁都按期得到了有效解決,有力地保護了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有爭議我們選擇勞動仲裁
——連線市某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范總經理
我們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雖然每年在一些技術崗位都要招聘不少人員,但是我們的用工管理非常規范。特別在一些重要崗位,我們在人性化管理上做了不少工作,即使這樣,在福利待遇、用工統籌方面仍有些小范圍的爭議。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經常與職工進行交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如有我們無法解決的勞動爭議,我覺得還是通過勞動仲裁來解決的好,仲裁也是維護我們企業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
勞動仲裁“爭”來養老保險
——連線采訪經過勞動仲裁成功維權的彭先生
2001年12月,由于我所在的公司產品質量原因,經銷商拒絕支付該批貨款,作為業務員的我,幾次周旋也未能收回貨款。去年,企業以拖欠公司貨款為由,將我告上法庭,事后又反復中止我的工作,并拒不為我辦理養老保險。我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處奔走,二年多來都沒有得到妥善處理。今年上半年,由于勞動仲裁機構依法介入,終于為我“爭”來了公司應為我繳納的養老保險。
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后,當事人可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請仲裁,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形式申請,同時須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申訴時效問題。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仲裁申請,否則將會喪失申請仲裁的權利;如果當事人申請過企業調解程序,調解時間(最長不超過30日)可以扣除,申訴時效從調解結束之日起繼續計算。
書面形式申請。按規定式樣提交申訴書,并且要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
要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能自己選擇仲裁委員會。
申請仲裁,應當按規定交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交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減、免、緩交。
勞動仲裁的執行程序
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用人單位等方面的代表組成。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時一般會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勞動部門會根據協議內容形成調解書,調解書從送達當天就產生法律效力。
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勞動仲裁機構則會在60天內進行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從收到裁決書15天內,可以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就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產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任何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職場貼士:面子是虛榮,你不該為虛榮消費。人活臉,樹活皮。愛面子是人的本性,這本無可非議,但是為了面子而損失了銀子,就要掂量掂量了。